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专家专栏

王侠:只有创新和突破才能造就下一个汽车新时代

收藏 点击:
 
编辑:zhuqingfeng 来源:网通社 时间:2018-06-05 21:06

6月5日至6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中国重庆国际汽车工业展组委会主办的全球汽车论坛第九届年会(GAF2018)在重庆召开。本届论坛以“在变革的时代塑造行业的未来”为主题,汇集中外汽车行业嘉宾,就汽车行业当前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入探讨。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商会会长王侠先生表示;科技革命的浪潮正席卷全球,与人类历史上比较单一或者某个领域的技术革命不同的是,现在我们所面临的是多个领域的同时联动,互联网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革命集中爆发,整个科技生态、商业生态和社会生态都在同步发生深刻的变革,而汽车成为了践行互联网+势头最猛、最值得期待的行业。

QQ截图20180605213804.png

以下为演讲实录:

一年一度的车界盛事“全球汽车论坛”今天迎来了第9届年会,来自中国和世界的政府与行业领导、企业领袖、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再次相聚在山城重庆,用高强度的头脑风暴,共同审视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而如何在变革的时代塑造行业的未来?这是一个很大、也很难回答的问题,但如果只用一个词来回答,我认为就是创新。正是大量创新的集中出现引发了行业的变革,而要让这一场变革顺利往前推进,则需要更多更高质量的持续创新来保证。

首先是模式的创新,对此大家已有强烈感受。从电商到新零售、从众筹到共享,商业模式不断花样翻新。与之相适应的是,企业合作模式和产业组合模式也要不断创新,比如新进入者与传统车企的融合、车企与平台运营商的整合、股比开放之后国内外车企的竞合等等,都需要创新思维。产业的重构让整个汽车产业链从原来的链状结构变成了网状结构,整车企业也都在从汽车制造商向出行服务商转型,我们需要用创新的思维来构建新的更加科学和高效的产业组合模式。

其次是核心技术的创新和突破。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的这一次变革浪潮是由技术变革引领的,所以技术创新理应成为关键。没有技术上的突破,再好的模式也无法发挥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新能源汽车的变革能否成功,取决于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的提升能否带给人们比燃油车更好的体验,自动驾驶能否真正上路,取决于传感技术、数据处理技术能否真正超过人类的眼睛和大脑。燃油汽车经历了100多年的进化才有了今天这样的技术含量,新能源车技术、自动驾驶技术同样需要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比如能源模式从混动到纯电动、到燃料电池,也许有一天进入太阳能时代,技术路线的探索一定不会一帆风顺。

习近平主席最近在中国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要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中国汽车产业在这一轮技术革命的浪潮中可以说是先知先觉,有了一些“先手棋”的味道,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很多核心技术方面,我们的基础并不厚,甚至还有不少差距。现在整个行业对于核心技术攻关的氛围似乎没有模式创新、产业整合那么浓厚、那么博人眼球,这一点应该引起产业界的高度重视。

第三,产业和社会治理能力的创新也十分重要。模式的创新、技术的创新不可避免地给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比如汽车共享和无人驾驶带来的法律问题、新能源车企业的准入管理和能源政策调整问题、新能源车企与传统车企的协调发展问题、跨领域和跨产业的协调管理问题等等。当产业的边界被打破之后,管理的边界也需要重构,原来条块分割式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急需有针对性的管理创新。只有管理的机制体制改革跟上了产业创新的步伐,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才能形成协同效应和强大的合力。

汽车的前100年作为一种无以伦比的机械产品解决了人们出行的基本需求。在第二个100年,汽车正在升级为出行工具、娱乐载体和时尚先锋的智能综合体,人与车、车与社会的关系会发生根本改变,汽车正在成为新的社会生态的构造者,汽车产业也因此会迎来新的黄金100年。
在去年的全球汽车论坛上,不少车企老总坦言,汽车行业真正的苦日子还没有到来,5年以后回想今天的市场情况会很怀念。一年来的市场变化验证了这些老总明智的预判,技术的变革并没有让市场竞争变得更温和,而是变得更激烈。

我相信,10年、20年以后回想今天所经历的一切,我们会发现这些苦日子弥足珍贵,因为我们赶上了百年一遇的产业大变革,有机会施展我们的智慧和才华去改变世界。回想起今天的这次论坛,我们也会很怀念很满足,因为我们今天小小的头脑风暴,也许会成为那双蝴蝶的翅膀,在日后演化成推动行业变革的汹涌浪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

相关阅读
在线汽车投诉 在线购车咨询
自主原创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
关于网站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隐私保护 免责声明
网站条款 关于我们
帮助导航
服务中心常见问题
积分兑换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手机应用
常用工具
汽车报价车型对比
品牌查询商家地图
购车工具咨询低价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010—52834409
微 信:自主汽车
整车广告:mail@zizhuauto.com
Copyright ©2022 zizhuaut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新儒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2048494号-2

提供国产汽车报价、国产车品牌大全、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与国产汽车销量数据,了解更多自主品牌汽车及国产车有哪些品牌来自主汽车网。(北京博悦幕尚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3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