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科创板上市企业杭可科技迎来了首批调研机构。顶着个大热天,杭可获得了外资行摩根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及摩根资产管理(上海)的调研。在科创板刚刚开板时,很多机构大呼需要等到上市企业均值回归之后才有投资价值,眼下投资科创板就是在击鼓传花。

但杭百科技为何在上市后两星期就得到了青睐?很简单,杭百在自身行业内有足够的底气。资料显示,杭百科技致力于各类充电电池,特别是锂离子电池的后处理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在充放电机、内阻测试仪等后处理系统核心设备的研发、生产方面有一定的核心技术,并能提供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后处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这样干吹估计朋友们在各类尬吹文章中早已屡见不鲜。吸引摩根的是公司目前强大的合作团队。杭可科技消费类客户主要为三星、LG以及村田制作所等国际一线厂商。三星和LG大家都不陌生,至于村田,则是从锂电池之父索尼剥离合资得来,目前也是苹果的全球供应商,实力强劲。

有了在全球的强大客户后,杭可科技的营收表现在科创板独树一帜。众所周知,科创板为了鼓励一大批代表着高端制造的未来行业,即使亏损,证监会也会视情况放行,典型的就如和舰芯片。但杭可科技的营收令人艳羡。
2016-2018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4.10亿元、7.71亿元、11.0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8970.66万元、1.81亿元、2.86亿元。此次登陆科创板,杭可科技将把募资的5.47亿元悉数投入锂离子电池智能生产线的扩建项目。

除了强劲的业绩,杭可的管理团队也颇让人放心,反观A股呢?前些天,A股曾经的大白马康美药业迎来“大限”。康美药业2016-2018年累计向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提供非经营性资金116亿元;2016年-2018年累计虚增货币资金887亿元;2016-2018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超200亿元。康美的公子哥儿在斗鱼、虎牙微博上曾经大肆炫耀自己的布加迪Chiron、法拉利等各类豪车。
杭可科技的团队却给人极大的谦逊之感。金融圈子里,吹牛的远比做实事的要吃香。说句难听的,只要你夸下海口能募到资金,哪怕你啥都不会都可以来做基金经理吃管理费。

7月22日,在上市当天,杭可科技董事长曹骥表示,“公司股价比自己想象的高了很多”。除此,他在回应记者对于新能源行业告别粗放增长带来的潜在危机时表示。“杭可科技自设立以来便一直重视研发工作,逐步增加研发投入,在过去四年间研发费用占当期收入始终在5%以上,且研发人员配置占比也高达20%。”
同时,杭可科技对未来表现得也很清醒。杭可科技的核心后端充放电检测设备虽具有技术含量高、定制化属性高等特点,毛利率近两年高达50%。但目前国内的很多电芯厂商仍采用手动或半自动设备,电芯在充放电、静置检测时需要人工取,因此导致电芯间无法确保产品一致性。同时随着国内比如坚瑞沃能等厂商的业绩下滑,作为B2B的上游供应商,杭可科技也存在隐忧。
新华网8月2日撰文指出,杭可科技将随着工业4.0的迈进,其多项核心技术可应用各种元件级或部件级的智能制造系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目前,新能源行业不仅传出了小鹏汽车、奇瑞新能源的上市传闻,近期还传出了蔚来希望上市科创板的绯闻。但证监会刚刚枪毙了业绩飘忽不定的木瓜移动上市申请,希望已在美国刚刚上市圈过一轮的新势力们,也需要趁着东风做好产品,做好业绩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