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底,关于双环与本田12年的拉锯官司被各大媒体炒得沸沸扬扬。4月26日,正值北京车展举办期间,双环注册地所在的河北省高院做出判决,判决本田以不正当方式滥用侵权警告,损害竞争对手合法权益,并判决本田株式会社赔偿双环股份公司人民币1600万元。
近日,自主汽车网(zizhuauto.com)通过向双环内部人士求证,获悉双环汽车已经拿到了本田赔付的1600万元赔偿金。而且本次判决为终审判决,意味着该案已经尘埃落定。
被指“赢了官司,输了市场”的双环,在今年2月份已被工信部撤销了乘用车生产资质,但这并不妨碍双环另起炉灶,再下一盘更大的棋。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双环下一步将转向新能源领域。
虽然双环汽车失去了乘用车制造的资格,但目前仍有专用车生产资质。据悉,目前双环汽车已与中车集团旗下的湖南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达成协议,三方将共同成立一家以新能源客车制造为主的合资公司。
有消息称,此前在涉嫌模仿奔驰Smart的电动小贵族2015款停产后,双环就与中车集团有了合作意向,并很快实现了首批新能源汽车样车的生产。
资料显示,目前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子公司、湖南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双环汽车已共同投资在石家庄建设了中车产业园区。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新能源客车和其他专用车整车1.5万辆规模,年销售收入可达150亿元。
按照计划,双环新成立的合资公司也将位于中车产业园区内,并推出大中型客车、轻型客车及各类专用车。
附:双环与本田侵权纠纷始末
2003年9月,本田株式会社认为石家庄双环公司生产的来宝S-RV汽车侵犯了本田 CR-V的汽车外观设计专利,起诉至北京高级人民法院,索赔1亿元。
正是因为手握外观设计专利权,本田才信心满满地开始了对双环的诉讼,然而接下来的情况并未按照他们预想的方向发展:本田的诉讼被拆分为两部分,整体外观侵权由河北法院处理,前后保险杠部分则留在北京审理。诉讼期间双环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本田CR-V专利无效申请,而后者支持了双环的请求,认定本田此前申请的外观设计专利全部无效。
对复审委员会的决定,本田先后两次向北京市中级法院和高级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及上诉,均以败诉收场。此案历经八年,最终,最高法院在2010年介入此事,并于当年11月做出裁决,撤销北京市两级法院的判决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的认定。本田终究保住了自己的专利,而此时,双环来宝S-RV早已经从市场上消失了。
最高法院的判决认为,是否侵权,应以一般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为准,整体观察,综合判断两者的视觉效果。判断汽车外观设计也应如此,权衡诸部分对汽车外观设计整体视觉效果的影响。
此案实在太过复杂,期间本田和双环互告。有意思的是,双环恶人先告状,在本田告他之前就先向石家庄中级人民法院把本田告上了被告席,称“本田公司采取一系列手段和方法干扰、阻挠双环公司来宝SRV定型和生产。双环公司曾出于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向本田公司征求定型设计意见,却遭到无理指责和威胁”。
这期间的小插曲是,双环曾向媒体公开放言不怕告,双环认为,来宝SRV和本田CR-V只是外观像而已,车像车的事情太多了,人还有长得相像的呢,这并不奇怪。
直到2015年,法院对双方互告的案子分别做出了终审判决,认为双环对本田不构成侵权,而本田因不正当竞争被判赔偿双环经济损失1600万元。
判决书截图


(作者:郑雪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