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心急吃不了汽车这块“热豆腐”

收藏
2015-12-15阅读:1 编辑:小五

汽车行业.jpg

汽车产业现在热不热?答案不言自明,不仅热,而且热度很高,一直都没有降下来。在创业者眼里,真是机会遍地、黄金万两,加上互联网+浪潮的助推,“一年准备、两年布局、三年上市”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好歹比造一款车的周期要短。

这样的速成案例有吗?还真有,比如出行领域的滴滴。2012年6月6日,滴滴的母公司小桔科技成立,截止到2015年年底,三年半时间,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移动出行平台,更被预测将成为继BAT之后的第四个互联网巨头。

可是,滴滴只有一个,而汽车产业的“重”也不是互联网的“轻”和“快”可以轻易撬动。不难发现,试图通过烧钱补贴快速完成全国布局的上门洗车、上门保养公司纷纷倒闭或者出现经营困难。也不难发现,声称几年之内造出“更加清洁、更加智能、更加炫酷”汽车的互联网公司最近已不再那么激进,而是面对现实冷静了许多。

当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从一开始就尊重汽车产业规律、低调务实并愿做脏活累活的汽车创业公司。有的在默默地建仓库和物流,要为维修服务店更加快速、高效地配送零部件;有的在四处招兵买马组建团队搞研发,真金白银地投入造车。他们虽然短期内难以看到盈利预期,却持续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现阶段活得也挺好。一正一反的对比无疑说明,汽车这块“热豆腐”,心急是吃不了的。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做些接地气儿的事方为上策。


(作者:张忠岳)

.....
0评 我来评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