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引领C2B造车时代 上汽大通发布“我行@MAXUS”平台

收藏
2016-07-18阅读:3 编辑:竹清风

7月15日,在2016奇点?创新者峰会上,上汽大通正式发布 “我行@MAXUS”平台,首度向外界披露C2B战略以及行业首款C2B汽车SUV D90的推进情况。

全新的汽车商业模式兴起

“‘我行@MAXUS’平台,完全由上汽大通自己搭建、自我运营,是汽车行业首个由车企创建的数字化平台,属于‘C2B’(Customer To Business)中,用户参与、用户制造的‘入口’。”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蓝青松表示,该平台的发布,意味着C2B中最为关键的“C端”用户端被打通,围绕用户这一中心,将带动包括研发、制造等企业整个体系流程和系统的全部贯通,向用户揭开造车的神秘面纱,实现造车过程的全透明化,并充分与用户沟通实现其对汽车产品的个性化需求。

“作为C2B的“主角”,用户的参与尤为关键,而上汽大通的“我行@MAXUS”平台已经与第一批用户精彩“触电”。”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战略和系统首席构架师张新权向大家介绍,“我行@MAXUS”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包括产品开发全过程,包括产品架构定义、整车性能和子系统开发过程、产品验证以及后续的产品配置、价格定义等阶段。上汽大通将采纳一系列最新科技技术,包括大数据、移动互联网、VR、AI、CPS等技术,以及非金属3D打印技术应用、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为成千上万的用户量身定制汽车产品。据统计,在SUV产品 D90 的C2B第一阶段,用户参与产品定义期间,上汽大通对1119 名目标用户进行线下调研,与31125名用户在交互平台上互动,邀请25名SUV界大咖级专业人士进行竞品试驾活动,在第一阶段围绕D90的18个产品定义点上,上汽大通共计收获了超过3万条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在距明年 D90上市尚有一年的情况下,一批汽车资深发烧友、意见领袖的就进行了“盲订”。其中,某SUV品牌车友俱乐部的上海分会会长,成为D90的首批预定用户,他不仅了解D90的产品实力,并深谙这种个性定制化的魅力,“可以选择是四驱和两驱,内饰的颜色、轮圈的造型、大灯的造型、车辆个性徽标,均可自行定制,以前车辆都是千篇一律,现在车辆可以体现自己的个性。”这批资深车主玩家的肯定,说明了上汽大通C2B平台的阶段性成功,将对其他用户起到引领作用。“今后,不仅是SUV D90,上汽大通旗下的产品,包括宽体轻客V80、MPV G10、大通房车等均可实现定制化、个性化生产。”张新权说。

引领第三轮造车的变革方向

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朱卫东在发布会上介绍说,在汽车行业发展一个多世纪经历两轮造车方式后,继福特T型车流水线生产和丰田生产方式之后,上汽大通引领第三轮造车的变革方向。他认为,这种以用户为驱动的智能化大规模定制造车方式,不再是车企的单向闭门造车,而是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将前两轮造车方式的“大规模造车”和“个性化”两大优势融合。

朱卫东介绍,上汽集团在十三五期间强调战略窗口,制定了互联网+新能源+X的战略,其中X+战略里包含了C2B战略,上汽大集团募资20亿专门支持上汽大通的C2B业务;同时,上汽大通在发展中已经形成个性化、定制化和柔性化的造车优势,在宽体轻客V80、房车上均实现了个性化定制,形成了430个产品公告,配置组合超过2万种,理论上可以支撑229种车型的配置组合,建立了有效保证效率和质量的小批量定制化的流程和规范,倒逼出了大规模定制的体系能力。“无论是从强大的战略角度,还是从企业自身根本优势上,都注定上汽大通成为C2B智能化大规模定制的领军企业,引领汽车个性化和定制化发展的潮流。”朱卫东补充。

向个性化制造和柔性化生产时代出发

“与当前炒得火热的互联网企业造车相比,上汽大通除了有能力自建平台外,更重要是的,拥有互联网车企所不具备的强大制造实力。”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秋华也表示,上汽大通全面应用了上汽集团GVDP全球整车开发流程和GPDP全球动力总成开发流程,率先建立、完善、形成了CVDP商用车产品开发体系、SCPS精益生产体系、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以及覆盖全球的零部件采购供应体系和市场营销体系、高效智能化的信息管理体系,具有强大的体系实力。

他介绍,上汽大通将持续推进C2B战略深入发展,与社会化资源协同开发和服务,建设低成本的分布式智能供应链,形成围绕用户中心的C2B生态圈,引领中国汽车工业向个性化制造和柔性化生产的时代发展。

(作者:姚会法)

.....
0评 我来评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