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几年里,摄影器材生产商柯达公司用一条著名的广告语告诉当时的人们,用照相机拍照这件事情并不困难,“你只需要按下快门,剩下的交给我们来做”;而他们另一条广告语则向人们宣告,关于你的日常生活,你最好“拍下照片,否则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在印刷图片明信片已经流行了数十载的1903年,柯达公司推出了一款型号为3A的平价便携相机,这款相机转为明信片设计,它所拍摄的负片正好能被印在标准明信片尺寸的厚相纸上,他们还紧接着推出了一项“真实照片明信片”的服务,方便普通家庭的人能以轻松负担的价格将自己拍的照片印制成明信片。

甚至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个永恒的瞬间


据统计,1951年时,仅仅美国一个国家的明信片邮寄量就多达45亿张,而当时美国的人口总量还不到两亿。

这些明信片中除了私人明信片之外,还包括了大量产品广告明信片、购物资讯明信片等等……其中大放异彩的汽车明信片更是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为畅销的影像之一。


1954年,福特FX Atoms汽车的宣传明信片,该车的未来感设计在当年的芝加哥车展上引起了轰动。

1905年至1950年间,随着美国西部扩张,当地希望建立农业富饶的外在形象,当时流行用一种夸张而滑稽的方式在明信片上做宣传,以显示西部乡村良好的农业收益吸引更多人前去定居,这类“吹牛明信片”大多以钓鱼和农作物为主题,人们开着各式各样的汽车大肆分享他们的“劳动成果”。



1950年,福特公司圣诞广告的明信片

大众汽车公司推出的旅游小巴士广告明信片,背面印有具体的车型介绍。除此之外,他们还先后推出了一系列不同车型的汽车广告,统一为简单的白色背景加上有力的宣传语和某款车星照片,其中“想想还是小的好”成为了广告史上的经典。


尽管电视、广播、广告牌上的广告大行其道,但明信片在广告行业依然没有失去它的地位。80年代初期,当时人们已经开始乘坐飞机旅行,但飞机上几乎没有娱乐设备,就连播放的音乐也无法按照个人爱好选择,除了互相聊天,乘客还能做一件事情来打发时间——写明信片。航空公司会在每位乘客登机的时候提供免费明信片。


同样,在当时全美盛行的汽车旅馆中,几乎每一家都向到店的住客提供免费明信片,这也成为了很多汽车厂商向人们宣传新车的契机。为了更有效的吸引游客,这些明信片全都以一种老掉牙的方式展示该汽车旅馆最理想化的羊毛:画面中都会出现晴朗清澈的蓝天、比旅馆建筑夸张地多的指示牌,以及热闹的游泳池和面目一新的跑车。



对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们来说,他们即便清楚的知道旅游明信片上的照片是真实场景的美化版本,也依然乐此不疲的热爱这些消费主义的产物,毕竟大多数人还是更愿意规避记忆力真实但或许并不愉快的部分;时间为绝大多数事物赋予新的含义,明信片也不例外,当年稀松平常的广告明信片,如今看来印着的是彼时人们对幸福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