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驾驶是怎样的?道路畅通无阻;路况信息一目了然,车辆能及时辅助甚至自主做出最优决策;“爱车”尽量少地“吃油”耗电……如今这样的美好愿望已经实现,在长三角地区车联网建设取得快速发展,打造“灵活的网”,让“聪明的车”加速驶向“智慧的路”。
所谓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ICV)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V2X(X:车、路、行人、云端等)智能信息交互、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车辆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可以从3个维度进行剖析,即“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和车载系统模块,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化决策和控制等功能;“网联”主要指信息互联共享能力,即通过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辆内部、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车辆与行人、车辆与云端的信息交互;“汽车”是智能终端载体的外观形态,未来以新能源汽车为主。
网联车自动驾驶功能是它的应有之意,网联车的智能、自动驾驶包括有:
①有条件自动驾驶,是指系统完成所有驾驶操作,根据系统请求,驾驶人需要提供适当的干预;
②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是指系统完成所有驾驶操作,特定环境下系统会向驾驶人提出响应请求,驾驶人可以对系统请求不进行响应;
③完全自动驾驶,是指系统可以完成驾驶人能够完成的所有道路环境下的操作,不需要驾驶人介入。
在上海嘉定预约体验自动驾驶车,车上配有安全员,随时应对突发情况,接管车辆。在雷达、摄像头、交互技术的助力下,车辆可以与互联网基础设施等实时沟通外界信息。即便在恶劣天气中或遇到前方树木、车辆遮挡,车内终端仍然能准确接收并显示路口红绿灯状态等信息。
智能网联汽车及车联网应用正在长三角加速落地。在位于苏州高铁新城的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测试区域,5G超视距透视、红绿灯消息推送及路口行人防碰撞提醒等应用已经落地。测试道路上设置了5G基站、路侧单元、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等路侧通信及感知设备。这些设备与车载终端均接入5G网络、高精度定位网络以及车路协同网络,借助车路协同云平台及高精度定位平台,智能网联汽车可以根据路况自动加速、避让、停车。

目前,江苏(无锡)车联网先导区已完成240个路口和500余个点段的路侧设施数字化升级改造,覆盖面积达220平方公里;已有10万用户通过车载终端或手机客户端实现实时获取道路红绿灯状态、路面拥堵情况、周边车辆等信息以及相应的车速建议等。
通过引入LTE-V2X技术,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交通系统等,无锡还对急救车、消防车等应急车辆优先通行的场景完成测试。这意味着,道路可以“随机应变”,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