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8月,迅猛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急转直下,销量出现较大的负增长。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万辆和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6.9%和4.7%。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6.5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4.8%,销售完成6.1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万辆和1.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3.2%和20.6%;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7万辆和8.5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2.1%和15.8%。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7.4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2%;销售完成6.9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6.0%;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万辆和1.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49.8%和41.3%。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势头为什么戛然而止?从长远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走势如何?针对这些问题,在日前召开的2019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探讨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因素。
■多重因素制约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
郭孔辉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下降有多方面的原因,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其一、新能源汽车市场补贴退坡。原来补贴,现在不补贴了,生产企业盈利少了,车辆价格就高了,影响了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
其二、部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产生失望情绪。过去消费者觉得电动汽车环保、动力性好。但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用了一段以后,体验到了车辆的各种不方便之处,比如说,续驶里程越来越短,并且天气寒冷的时候,续驶里程下降得更厉害;充电不方便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之前车辆少的时候,充电桩不足的弊端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越来越多,充电桩不足、充电不方便的问题便逐渐暴露出来了。 近段时间以来,频发的电动车起火事件也开始让消费者质疑纯电动汽车的安全性问题。觉得纯电动汽车还是没有燃油汽车用着痛快。于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把目光重新转回了传统汽车上面。
■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前景光明
在被问及新能源汽车市场长期来看将会如何发展时,郭孔辉指出,从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依然有前途,未来石油逐渐减少,电能的重要性将会越来越突出。
综合来看,很多能源都可以转变成电,太阳能转变成电,水能转变成电,地热转变成电,核能转变成电等等,从能源形式来看,电动汽车的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有人说以后可能变成氢,但氢燃料汽车最后也是用电。电能将来能够变成一个标准动力,什么都能很容易转化成的一种动力。” 郭孔辉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