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智能网联汽车:5G浪潮下产业迎机遇

收藏
2019-11-04阅读:103 编辑:竹清风

据波士顿咨询公司测算,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值将在2025年前达到420亿美元。普华永道预测,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将带动以汽车为载体的芯片、软件、信息通信、数据服务产业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智能网联汽车是多行业融合的产物,实现无人驾驶为其最终目的。智能网联汽车需要汽车、电子、信息通信、互联网、交通管理等多行业的合作与转型升级,产业链庞大,包含上游关键系统、中游解决方案以及下游的应用服务。

QQ截图20191104132326.jpg

产业链上游涵盖感知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通信系统等关键系统,中游涵盖智能驾驶舱、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智能网联汽车整车等整体解决方案,下游涵盖出行服务、物流服务、数据增值等应用服务。主要包括:

1)先进传感器厂商,开发和供应先进的传感器系统,包括机器视觉系统、雷达系统(激光、毫米波、超声波)等;

2)汽车电子供应商,能够提供智能驾驶技术研发和集成供应的企业,如自动紧急制动(AEB)、自适应巡航(ACC)等;

3)整车企业,提出产品需求,提供智能汽车平台,开放车辆信息接口,进行集成测试;

4)车联网相关供应商,包括通信设备制造厂商、通信服务商、平台运营商以及内容提供商等。

QQ截图20191104132335.jpg

智能网联汽车将颠覆现在传统的汽车行业,汽车可能将由传统的车辆销售、售后进入到出行运营时代。同时智能汽车需要更多的传感器、强大的芯片和人工智能算法。

通过车联网实现云感知、云计算等。而积累下的海量数据也将衍生出海量的增值服务。在智能网联汽车逐步兴起的过程中,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芯片、通信设施、数据库等硬件肯定将率先盈利。随后增值服务比如道路违章监控、安防监控、快递到车等将让智能网联汽车衍生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车联网的核心为三大场景:数据服务,包括信息娱乐系统数据服务、车机系统更新、地图信息的更新和回传;车路协同,主要是车端和路端的交互及智能交通的应用;车辆直连通信,通信模组有望接入车载以太网,加入自动驾驶决策和车辆控制环节。

自2015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以来,各部委、产学研多方纷纷围绕该新技术,从多角度制定相关法规标准,以此作为规范市场行为、引领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依据。根据《中国制造2025》战略纲领,近年来发布了如下重要文件,做好系统性部署。

未来在ADAS、5G通信、高精度地图等技术的支持下,智能汽车有望获得长足发展,加速渗透。未来五年,智能汽车市场规模有望保持平稳增长。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2020年以ADAS为主流的智能汽车新车型渗透率将达到50%,2025年L4-L5级别智能汽车实现产量,届时市场规模将呈现大幅增长。

.....
0评 我来评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