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原本有待稳步增长的中国经济因为疫情的突发而影响到整体的发展态势和节奏,特别是对汽车工业更是如此。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次疫情中,自主汽车生产企业(不含零部件生产企业)捐款已远超10亿元,而捐赠更是不计其数。受到疫情的影响,汽车生产企业和产业链中的供应商将会在销售、资金、经营等方面承受巨大的压力。特别是自主车企,曾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之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只能说是隔靴搔痒,毕竟核心的技术依然没有实现当初的效果。而2020年汽车行业开始对外资股比限制的取消,将会进一步加剧自主车企的生存压力。也就是说,从疫情阴霾下完全走出阴影之后,给自主车企留出的时间非常有限。


在理论支持上,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自主汽车行业分会和自主汽车网在2019年出版发行的首部关于中国皮卡汽车产业发展的学术成果《中国皮卡汽车产业发展报告》就从皮卡历史、销量数据、研究与思考等内容为皮卡车全面解禁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持。

自主皮卡车企虽然目前无法与乘用车市场相比较,但在“新四化”下的发展态势依然可期,因此对皮卡车的全面解禁必会促进企业的产销恢复,并通过合理的营销引导促进消费升级,以蝴蝶效应支持经济和产业的复苏。
皮卡车全面解禁是鼓励消费的重要渠道


为了最大限度减轻疫情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尽快恢复各产业的正常运营,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重要指示。其中,鼓励汽车产业等传统大宗消费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此次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会激活首次购车人群的需求。对于三线及以下城市而言,皮卡车的购买需求会因为对安全出行的考虑而随之增加。而一二线城市,限行和限购措施及政策的逐步调整,会让城市中部分首购人群需求得以释放,同时如果皮卡车的全面解禁可以实施,无疑为爱好皮卡车的消费者也提供了利好消息,首次和置换皮卡车的比例将有所上升。

皮卡车全面解禁是践行自主创新和“汽车强国”战略的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而全方位、全领域的开放是为了更好的自主创新,更好的培育自主品牌。纵观全球,但凡是强国都首先体现在汽车工业上。皮卡车虽然兴起于美国,流行于日本,但如今在中国已经被消费者认知和熟悉,甚至出现一线城市的销量持续增长的现象。

自主车企在中高端皮卡、电动皮卡的研发与推出,改变了消费者对皮卡车传统的“拉货”观念,智能化、乘用化元素更加凸显,皮卡车头部企业持续的出口量也验证了自主皮卡的“全球品质”。皮卡车的出行限制会直接影响国内的产销量,而产销量则关系着自主技术的研发投入,如果技术跟不上,自然就谈不上自主创新,更是拖了“汽车强国战略”的后腿。

因此,不管是经济环境调整、产业急需复苏,还是从民生有待改善的视角看,皮卡车都具有实际的撬动作用,皮卡车的全面解禁也都具备了夯实的基础和准备,解禁工作正当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