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开年以来,上汽大众就一直被销量下跌,业绩下降的问题困扰着。虽然上汽大众高管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曾表示,上汽大众的业绩下滑是可控的,也是预料中的,接下来将会通过新车上市等举措重振旗鼓。但最近一段时间,上汽大众被曝开始要求内部员工为自家产品代言,员工停车场禁止其它非上汽大众车型入内,变相要求员工内部购车。上汽大众的这番操作,引起了众怒。
内部购车,不能成为硬性要求
倡导员工优先购买本公司的产品,是很多企业通行的做法,如果产品的确有着出色的优势或者价格足够低廉,那么员工自愿选择购买也未尝不可,大家双赢。但是这种行为一旦被制定为内部规范,需要让员工去不折不扣的执行,其味道就完全变了。上汽大众的内部卖车行为,本质上可以算强买强卖,你不买,停车场不让你进,以后说不定领导还给你小鞋穿,这谁受得了?
如果说员工无车,那么问题倒还不算很大,可问题的关键在于有车员工很难办。选择开车上班大概率是因为使用公共交通通勤不够便利,但自家的车又不是上汽大众的,这就需要再购买一辆新车。老车怎么处置?新车的购买又会给家里带来多大的经济负担?这种限制员工消费自由的行为,必须要及时制止。
割内部韭菜,上汽大众颇有保险公司做派
上汽大众的销量问题已经持续了大半年,在爆出内部购车的问题之前,上汽大众已经开启了打折促销模式,只是收效不大。而后,上汽大众其实已经开始了内部卖车的活动,打折力度相当大,不过在当时只是给出了优惠,大家自愿选择购买与否。在一切的尝试都无果后,上汽大众选择了冒险的一步——割自家韭菜。
这种行为让我们联想到了保险公司,新人入职后普遍只能选择为自己投保,为家人投保,再找亲戚朋友一圈帮忙,等这些人脉都用完后就再也没有新的业绩,只能离开。而新来者又会重走这一套流程。这实际上就是保险公司的销售策略之一。这样看来,上汽大众是不是和保险公司有相似之处呢?
良性发展,还要从产品力下手
想让企业获得良性发展的机会,归根结底还是要在产品力上下下功夫。上汽大众因为朗逸特供、帕萨特碰撞丑闻等问题,负面形象已经深深刻在了新一代消费者的心中。年轻人们很难再会为了所谓的"德系工艺"与"高级感"花费比同级别优秀车型更高的价格去购买上汽大众的产品。
深深扎根在消费者心中的对品牌的印象,想在短时间内去扭转过来是不现实的。我们可以想想大众用了多少年的时间才取得了在中国汽车市场龙头老大的地位?同样的,当新一代消费者成为主力军后,这种对大众品牌的不信任和排斥,也会存在很长时间。大众想在中国继续发展?游戏规则已经变了,现在需要拿出诚意来,像对待北美市场一样对待中国市场。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们逐渐愿意选择大众的产品。
结语:上汽大众真的着急了
能看得出来,上汽大众真的着急了,不光上汽大众,就连大众集团都着急了。今年全球业绩不佳,大众集团甚至要卖掉布加迪以减少资金的支出。中国作为大众集团最大的市场,如今业绩也开始出现低迷,这是大众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可再着急,也不能伤了自己人的心,因为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