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终极能源氢能,距离我们有多远?专家学者热议长城汽车氢能战略(一)

收藏
2021-04-01阅读:9203 编辑:邵辉

3月29日,长城汽车氢能战略全球发布会在保定哈弗技术中心正式举办。现场还举办了以“终极能源氢能,距离我们有多远”为主题的圆桌论坛。同济大学教授、国家重点科技计划“新能源汽车”总体组专家余卓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务院参事周宏春、清华大学国家碳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段茂盛、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长城控股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雪松作为嘉宾参与圆桌论坛。

01101002d4519704022698.png

氢能对于碳达峰、碳中和有何贡献?

针对这一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务院参事周宏春表示,其实是从去年9月22号以后,碳达峰、碳中和就成为中国的热词,更重要的是在3月15号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专门讨论中国怎么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01101020928358d1fa3019.png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周宏春

现在社会上的解读很多,但是真正能够跟中央精神吻合的并不是很多。中央文件的第一句是碳达峰、碳中和对中国整个经济社会是全面变革,是全面会影响未来的发展,叫重新塑造未来。第二,放在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框架去考虑,所以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重要的政策导向,也是一个国际的潮流。而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30年碳达峰,在之前还有两个字“力争和争取”,这意味着时间卡的比较紧,要力争说明中国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是很艰巨的。

西方国家碳达峰已经达峰了,而且现在碳排放的强度是下降的,我们现在国家还是在上升阶段。如果跟国际做个对比,我国人均碳排放量是3.48吨标准煤,欧盟国家8吨左右,美国10吨多。当然这就是说明我们在上升过程中还没有上升到顶。中国已经确定了2035年初步实现现代化,也就是说西方工业化完成了,城市化完成了,我们还是初步,任务艰巨。但是中央明确了决心,具体工作,从能源、绿色低碳开始,然后在工业、建筑、交通,当然今天长城汽车是属于交通能源领域。

01101034cd5f6d99ca2304.png

    去年10月份,20国部长级会议他们提出传统能源叫碳氢化合物,以后以生物质能源叫生物质能源,第三种叫非生物质新能源,像风能、太阳能。我们这个比例取决于我们用的灰碳,蓝碳,绿碳,跟这个碳对应的有灰氢、绿氢、蓝氢,也就是说我们通过利用太阳能、风能排出来,是零碳技术。所以发展氢能,在20国集团上专门提出一个概念氢是未来能源的重要过度载体,氢本身是能源载体,从煤炭到电是二次能源,从电,从电解水变成三次能源,所以氢是能源载体,对未来能源,对于未来地方供应的条件是非常重要的。

   国际可再生能源委员会提出2050年发展60亿,全球排放二氧化碳多少?300亿多点,至少20%。我们未来会成为新能源加碳再加上氢,这种结构,这就是消费结构。如果氢未来只是用在汽车上,我们的用途会受到限制,我想提一个建议,全面拓展氢的应用领域,比如说供暖、船舶、类似的交通运输,移动的,需要消耗能源,这都是我们未来拓展市场,把氢用到更多的领域比重会更高一些。

氢能对于生态目标实现的贡献值有多大?

  氢能在很多领域深度脱碳上大有作为。那么氢能对于生态目标实现的贡献值有多大?清华大学国家碳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段茂盛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

0110112630d9501ff45108.png

清华大学国家碳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段茂盛

   段主任表示,氢能到底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可以看一些具体的数据。比如我们国家对外公布最新的排放数据,2014年我们国家所有温室气体排放总量123亿吨,这里面83.5%是二氧化碳,就是说我们要实现碳中和、碳达峰,二氧化碳最主要83.5%。而这83.5%的二氧化碳来自于两个方面:化石能源燃烧和工业生产。

氢能到底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除了能源方面要替代常规的化石能源,工业过程也非常重要。化石燃料燃烧可能用电力,非化石能源电力去替代煤、油、气,工业过程温室气体减排更难,要做大的工艺的改变。

011012084347ac0fe67336.png

国际级“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供应链生态

    比如炼钢,分短流程和长流程,短流程可以用氢做燃料代替废钢;长流程也可以用氢代替焦炭。用氢能炼钢的过程不产生二氧化碳,就实现了减排。因此,无论是从能源方面,作为一种能源资源,还是作为一种化工原料来看的话,氢都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氢到底能不能发挥减排的作用,关键在使用环节是零排放而实现零排放必须是绿氢。只有制氢过程没有二氧化碳排放,才能真真正正实现减排,如果制备过程中有很多二氧化碳,实际上整个链条算下来也有二氧化碳,所以我们非常关注它的制备工艺。

.....
0评 我来评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