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的一个小县城里面,在周末有时候也会有堵车的情况发生,毕竟现在每个家庭都会有一辆汽车,加上城市里的出租车,数量还是很庞大的。县城里的出租车和一部分家用汽车都已经改为了天然气作为能源,而不用汽油了。主要原因就是为了省钱,去年冬天的时候汽油和柴油的价格都在飞涨,看着自己汽车的油表,实在是肉疼。说道柴油车改气,小编就想打了以前的“气包车”,你以前见过这样的么?
最早的气包车是在欧洲,但当时只是为了做实验,目的是为了提高汽车的环保性能。那时候汽油的提炼技术不发达,汽车使用之后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让人们很头痛,就一直在尝试使用天然气作为能换替代。那时候由于技术原因,并没有办法把天然气像现在一样,把天然气压缩在一个很小的空间内。只能把天然气充在一个塑料袋子里面,放在车子上,既不美观也不安全,随时都有被点燃的危险。
后来爆发了二战,在二十世纪法国被纳粹击败之后,国内的汽油都被德国军队控制,列为军事物资,平常百姓是没有权利使用的。那么大街上这些汽车怎么办呢?装载货物的货车也不能开走了,这时候人们又想起了当初的气包车,由于法国的天然气资源还算丰富,也没有被军方关注,所以成为了第一选择。经过改装和修正,汽油发动机变为了能烧天然气的发动机,大街小巷就出现了车子头顶一个大包的汽车了,轿车、货车、客车都变成了顶着大包的样子了。

在我国,与木炭汽车同时出现的还有气包车,国内那时候并没有发现油田,石油要到国外去进口,但是由于外国默写国家的恶意封锁,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在这种情况下,气包车就出现了,那时候很多的公交车都是头顶着一个大气包,用黑色的橡胶包住。这种气包车的天然气使用速度比较快,汽车出站的时候大包装的满满的,回来之后就变成瘪的了,又要重新充气。
一般小轿车每公里要消耗13-15升天然气,加满气能跑50公里左右,只能在市区转悠。这种车最怕的就是上坡,因为技术原因,发动机在上坡的时候动力不足,不能够上去,全车的人都要下车去推,经常能够看到一群人跟在气包车后面一边推一边跑的情况发生,也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了。
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大气包逐渐的转变为了钢瓶,再后来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高压高密度的天然气了。因为汽油机和气体机的工作原理一样,将普通燃油车辆改装为燃气车辆的门槛低,一些厂家或者个人就会在天然气充足的地方使用CNG车辆,成本要比使用汽油节省很多。因为柴油机的工作方式与气体机不同,一开始的时候重型柴油货车是不能改装天然气的,但是随着 技术的发展,柴油机也能够改装天然气配置了。
大家都知道柴油车改气,在使用的时候只能用一种燃料,要么是用天然气,要么是用柴油汽油。现在经过努力,又发明了一种新的技术—油气掺烧,它可以把柴油和天然气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进行燃烧,既能保证天然气的节能环保又有着柴油的动力,在燃油成本下降的同时保证了汽车动力不打折扣。这养的技术在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使用了,大大的节省了运输企业的成本,据小编所知现在的玉柴、重汽、沃尔沃等厂家也在布局此类产品,很快就会和大家见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