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重点推动品牌基础建设、供给结构升级、需求结构升级等三大工程,同时特别指出,要大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积极支持自主品牌发展,大力宣传知名自主品牌,讲好中国品牌故事。

国务院文件18次提到自主品牌
在这份《意见》中,自主汽车网(www.zizhuauto.com)统计到,国务院办公厅有18处使用了“自主品牌”这个名词,要求大力推广和发展自主品牌,甚至细化到“定期举办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等内容。
在提到“树立自主品牌消费信心”中,《意见》指出,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品品质,实现价值链升级,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引领消费,创造新需求,树立自主品牌消费信心,挖掘消费潜力。
在“倡导自主品牌消费”中,《意见》要求,健全品牌发展法律法规,完善扶持政策,净化市场环境,同时加强自主品牌宣传和展示。培养消费者自主品牌情感,树立消费信心,扩大自主品牌消费。发挥好行业协会桥梁作用,加强中介机构能力建设,为品牌建设和产业升级提供专业有效的服务。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关注自主品牌成长,讲好中国品牌故事。
而在进一步提到“宣传展示自主品牌”时,《意见》非常细化。要求设立“中国品牌日”,大力宣传知名自主品牌,讲好中国品牌故事,提高自主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鼓励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平面、网络等媒体,在重要时段、重要版面安排自主品牌公益宣传。定期举办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在重点出入境口岸设置自主品牌产品展销厅,在世界重要市场举办中国自主品牌巡展推介会,扩大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意见》制定的保障措施中,提出“清理、废除制约自主品牌产品消费的各项规定或做法”,形成有利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的体制机制。建立产品质量、知识产权等领域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健全黑名单制度,大幅提高失信成本。
自主品牌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机
众所周知,建设汽车强国必须以本土企业为主体,即汽车强国战略必须也只能通过本土企业的做强来实现。历史一再证明,国际化大分工不代表各国所处的地位没有差异,要真正成为制造强国、占据全球产业链条的高端有利位置,在汽车这样的战略核心产业上,中国一定要“既求所在更求所有”,确保拥有掌握核心技术、优异产品、卓越品牌和足够市场份额的本土强企。
从发展现状看,中国汽车产业已取得长足发展,出现本土强企、建成汽车强国已经初见曙光。特别是技术领域,自主品牌的进步非常显着,而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新兴战略方向,又为自主品牌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赶超空间。
事实表明,当前主流自主品牌车企的产品和技术已非昔日吴下阿蒙,如吉利收购沃尔沃、长安自主品牌销量迅速突破百万辆大关、北汽在北京车展展示无人驾驶汽车、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已具备一定的国际比较优势等,这些成绩构成了做强汽车产业的现实基础。
从战略时机看,“十三五”极有可能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最好也最为关键的时期。一方面,政府将会采取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法制建设、调整税收杠杆、推进城镇化进程和“一带一路”战略等措施,为汽车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另一方面,中国乃至全球制造业正处于向智能制造升级的前夜,国内外普遍认为前所未有的变化即将到来,但具体演变路径及其影响还难以完全预计,而在未来五到十年或将初露端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