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

关于汽车盲区 如何避免

收藏
2016-05-31阅读:0 编辑:包英男

在日常驾驶时,很多车主都会有遇到出现盲区,影响驾驶视野的时候,而这很容易造成极大的危险。所以接下来小编将向各位介绍下关于汽车盲区的知识,在方便大家学习的同时,也给大家的安全出行带来便利。

所谓汽车盲区,是指驾驶员位于正常驾驶座位置,其视线被车体遮挡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那部分区域。简言之,驾驶员坐在驾驶座上驾驶的时候,观察不到的地方就叫汽车盲区。通常情况下,盲区分为车内盲区和车外盲区。车内盲区有的是车辆结构形成的,有的则是人为造成的。车外盲区是指因为固定或移动物体及光线问题造成的,不同车型遇到的盲区大小不同。

关于汽车本身,存在着以下几个盲区:

前盲区

引擎盖前看不到的地方,俗称前盲区。造成汽车前盲区有几个方面的因素,与车身、座椅的高度、车头的长度、驾驶人的身材等都有关系,如果没有很好地控制前盲区的距离,是很容易发生追尾事件的。

后盲区

车辆后面的盲区俗称后盲区,是指从后车门开始向外侧展开有大约30度的区域在反光镜的视界以外,是指后车的车头在前车的后车门附近时,前车的反光镜里观察不到后面来车,极易发生刮蹭和追尾事故。

后视镜盲区

后视镜盲区。车两边的后视镜只能看到车身两侧,并不能完全地收集到车身周围的全部信息,尤其从辅路上主路,从左后视镜不能观察到车辆,假如加速大角度切上最内侧车道,很容易与正在最内侧车道高速行驶的车辆发生碰撞。

AB柱盲区

就是挡风玻璃两侧的A、B柱。在转弯时,如果两侧的A柱较宽,宽的距离就把视线遮挡住,这样产生的盲区就大,如果柱子窄的话,则盲区就小。而B柱的盲区主要是在车辆的右侧,当车辆在行驶中,需要大角度拐到外侧时,B柱会遮挡视线,有可能与右侧正常行驶的车辆发生碰撞。

人为盲区

除了车辆本身造成的视觉盲区外,还有一些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视觉盲区,比如一些司机后挡风玻璃前,会贴有颜色较深的贴膜,或者驾驶员在后挡风玻璃上悬挂一些毛绒玩具等。

[##]

这些或多或少是因为车身设计本身、不合适的外观坐姿、其他人为原因造成的。而在驾驶中也存在着几项盲区:

A柱盲区

一般轿车每侧有三个立柱,其中前挡风玻璃两侧的斜柱叫A柱。每当汽车在转弯或者进入弯道前,驾驶者的视野都会被A柱部分遮挡,造成一个视野上的盲区。

内轮差盲区

所谓内轮差是车辆在转弯时,前内轮转弯半径与后内轮转弯半径之差,这个区域是司机视线的盲区,卡车、货车等车身较长的大型车,车头转过去了,往往长车身还没有完全转过去,容易造成车主误判。一般小车会产生接近1米的内轮差,大车会产生多达2米的内轮差。

超车盲区

无论是超越前车和与对向的车辆会车,开车者往往看不清前车或来车的前后情况,特别是要超越公交车等大型车时,超车盲区更大。

山路盲区

山路崎岖、狭窄且盲区多,许多看似普通转弯其实是连续的S形弯路,很有可能会有一辆莽撞的汽车从弯道里冲出来。另外像遇到抬头坡,即前方坡度很陡时,前方也是很大的盲区。

后视镜盲区

右转或左转时,如果转弯角度大或连续变两个以上车道时,后视镜根本看不清转弯过去车道上的来车,这时也就形成了一个“后视镜盲区”,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在路面较宽的高速路上。

光线盲区

驾驶人在出隧道时,眼睛因一时不适应光线的突然变亮,会眼前发黑,这时就会出现短暂的视觉盲区。同样,夜间开车,司机的眼睛容易受到各种灯光的刺激,视力所及范围受限,也容易产生盲区。

[##]

所以说,多重因素夹杂在一起,就会增加危险性,有时稍不注意这些事情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所以小编总结出这样几条方案,大家在平时生活中可以试着去调整和改变一下,没准效果会变得很好。

调节座位与后视镜

为了更好减少车辆在行驶中产生的盲区,每位驾驶者在坐进驾驶席之后,必须调节好内外后视镜的角度、座椅与方向盘的位置。可以自然握住转向盘前段,手腕能自由地弯曲,活动自由。腿部要有一定的活动空间,用脚踩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或油门时不费力,身体不必前倾。

判断盲区大小

判断一辆车盲区大小方法如下:你坐在车内,让小伙伴(可以是成年人,但最好是半大的小孩)绕着车走一圈,你仔细留意A、B、C柱三根柱子,尤其是A柱:假如有那么一个瞬间,看不见你的小伙伴,整个人都看不见,那这辆车盲区偏大;没有整个人看不见,但大部分看不见,那是适中;一直在你的视线里,这端消失,另外一段马上出现,那盲区就小。

在使用科技配置的同时也要用肉眼观察

液晶屏渐成汽车标配,只要多花点钱,倒车影像、侧向影像监控,全景监测、自动泊车等功能都可以拥有。但是,这些IT技术缺点也明显:一是影像失真,液晶屏上显示的图像与现实眼睛看到有明显不同,可能太亮,也可能偏黄,怎么看怎么怪。不排除有清晰、如实反应一切的影像,但那在IT行业都是个实验室技术,普及到汽车,还是需要时日。二是反应速度跟不上需求,城市堵车时,常需要“东张西望”,扫一眼得马上回看前方,假如等着液晶屏图像,再看清楚,已经追尾前车。

多看多听

多角度看、前后看、停车观望……都是减少汽车盲区有效方法。三个后视镜要调节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切记一点,不能偷懒,车子跑动起来的数分钟,速度还较低时,要将后视镜调节到位,不光左右两侧,还要注意车内后视镜。当然也不能忽视声音,当听到有急促的喇叭声,又或者有呼喊声,就算不能确定是针对你,也得打醒精神,提高注意力。听到声音,感觉有情况,不要急着去做判断,稳住方向盘,适当减速,最大程度发挥眼睛作用,发现危险征兆:如果是后面大货车狂按喇叭,赶快避让。

别躲在别人盲区里

做到缩小自家盲区,不是全部。应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身处他车的盲区中。右侧后、左侧后、左侧前都是盲区最大的地方。一旦发现自己身处这些角落,那就改变一下,加速或减速均可,让对方可以看见你。

汽车盲区有时是一个无法摆脱的弊端,所以各位车主在驾车时时刻要注意,做到安全出行最关键的。


(作者:包英男)

.....
0评 我来评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