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汽车电商:你可以质疑,但它终将重要地存在

收藏
2016-04-18阅读:0 编辑:竹清风

先来算算,双十一,你剁了的手值多少钱?

现在应该比以前更值钱了。因为现在,汽车电商也开始逐渐崛起,大宗商品消费也开始进入互联网时代。

根据CNNIC发布的第36此《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6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8.8%,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人,占比提升至88.9%。

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为网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动力,我们已不只是马云背后的女人,而成为了马云、李斌(易车前CEO)、甚至戴琨(上上上上,上优信二手车)背后的男人们和女人们。

汽车电商,不可逆的趋势


互联网+的时代带来很多新的跨界与融合,电商的出现更像是对很多业务场景的改造,它绝不是我们现在想的9.9元包邮,而是一种手段,是在互联网+时代下对现有业态的改造升级。

汽车电商亦是如此。在新车市场、汽车配件和汽车用品市场、汽车后市场等多个领域,汽车电商都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和空间。这些万亿级市场也引发了从主机厂到经销商、门户资讯、垂直媒体乃至大小资本各路诸侯的圈地运动。

短短几年,从汽车之家的电商平台转型伊始,经销商与电商合作建立汽车O2O平台;主机厂如东风日产的车巴巴、上汽车享等,自创电商模式;更别提京东、易车、腾讯三位一体联手进军汽车电商分蛋糕。

我们无法统计现在有多少汽车电商。因为在这个千万亿级的市场,不断有新的平台建立,也有重复的平台坍塌。但双十一引爆的汽车线上交易热潮已经证明了汽车电商时代的来临。

弊病与繁荣共存

我们必须承认汽车电商的多种好处,比如减少了中间环节,比如让价格体系更透明,比如让商业贸易更高效。

但正如连圈内人都在不断思考到底何时才是汽车电商的元年一样,这一困惑的来源大概是汽车电商到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成且清晰地商业模式。

汽车电商发展仍面临很多问题:一是与经销商的关系在缓解,但竞争仍然 没有消除,某种情况下还是对立的;二是市场消费习惯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培育;三是模式上还有欠缺,电商是一个体系,需要资金、支付等配套来完成。

现在汽车电商有多种模式,比如B2C,平台直接面对消费者;再比如O2O,将线上与线下结合,献上的资源导流线下,最终回归到4S店完成交易。

在当前割据混战的乱象中,面对电商自己还未羽翼丰满却已然对传统经销商造成巨大冲击的矛盾,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显然是保守而稳妥的方式。目前几乎所有的网站都是以信息流为主,汽车交易并没有在线上完成,最终都是通过线下交易完成。

但真正的汽车电商化要完成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整个完整环节,这种最终回归实体的模式,似乎依然无法摆脱导流营销的伪电商的掣肘。

接下来的故事,怎么讲?

在互联网,所有的都可以无限,但只有人的注意力有限。所以互联网的存在,就是一个“吸睛”的过程。

目前汽车行业互联网转型中,更多的问题可能在于未建立成体系的互联网世界观和商业理论体系,没有建立汽车行业的互联网思维模式。

AutoLab发起人赵奕作为一直关注汽车电商平台的观察者,希望每年能有一种形式来纪念汽车电商发展的每一个时间节点。所以,有了12月2日的全球汽车电商大会。而今年,已经来到第二届,是第二个纪念的竹节。


他说:2015年,是汽车电商玩家急剧变少的一年,我们把这一年谓之“碰撞、融合”;同时,我们希望聆听所有参与者的喜悦、经验、甚至感伤,所以,我们把年末这次与AutoLab的重逢谓之“跨界、分享”。


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厮杀较量,看活下来的企业,会分享什么样的经验,可以让我们慢慢拨开迷雾,找到一点方向。


.....
0评 我来评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