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缺乏信任,服务标准不统一,缺乏规模化连锁经营。汽车后市场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与痛点。在今日举行的AC汽车2015后市场服务转型发展论坛上,一些嘉宾认为,需要通过贯彻互联网思维,建立门店与客户的信任,建立标准服务的连锁规模化经营模式,才能真正实现汽车后市场企业的转型与发展。

建立信任是首要问题
据调查,我国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大概在5000亿到7000亿元之间。其中传统4S店占据了总体市场的60%;而近40万家的汽修门店需要争夺剩下的40%的市场份额,汽车后市场领域的竞争不可谓不激烈。
为何在我们看来收费高昂的传统4S店占据了如此巨大的比例?会养车创始人兼CEO高凌认为,导致4S店获得绝对优势的最终原因还是信任问题。据调查90%的车主对汽车修理和保养的技术问题没有充分了解,而因为汽车后市场长久以来的野蛮生长,车主对非4S店的汽修门店缺乏信任。而目前我国没有针对汽修厂的成熟市场标准,广大消费者只能去相对可靠的4S店花钱买心安。解决消费者信任痛点,汽车后市场企业需要转型与升级。
对此,博世车联北京直营店店长刘星提出,一方面要加强对员工的约束,另一方面要实现价格与服务的透明化。而互联网汽修平台“会养车”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搭建诚信平台,将客户与技师、汽修厂连接起来。构建两套评价体系,由客户对技师与门店进行评级,从而构建网络诚信体系,重建消费者对于汽修厂的信任。
推动企业互联网转型 提升客户体验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通过移动互联技术来提升用户体验。这要求企业的线上和线下业务做到充分融合。AC汽车联合创始人陈海生则表示,线下门店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门面与设备,技术与培训,配件供应链,集客与转化。并且将绩效与而线上平台的用户评价相挂钩。而线上平台要将重心放在提升客户体验,让配件和服务透明化,服务的每个环节可视化。
在针对提升客户体验的具体操作上,据威牛修车的创始人张开诚介绍,威牛修车目前正在通过利用微信等软件平台,将线下门店从接车到服务完毕的所有流程已经实现信息化,全部可以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端进行。从而最大程度方便客户,并提升服务效率。
构建提供标准服务的规模连锁模式
连锁经营可以为门店的服务质量,维修记录的跟踪与追溯提供保证。博世车联的刘星认为,在目前汽车后市场激烈竞争的背景下,提升门店产值最好的办法就是成熟的盈利模式输入到更多店当中。
目前在汽车后市场已经有企业尝试采用连锁模式。对此,陈海生将其比作“如家酒店”的模式。他认为在汽车后市场企业只有将服务标准化,实现连锁经营,后市场企业才能发展壮大。
对此,威牛修车的张开诚表示,自己已经对于门店的扩张采取了互联网时代流行的合伙人方式,将店面资产与管理脱离,进行连锁与复制。目前已经开设了两家合伙人门店,对未来加盟的合伙人依旧会采取这种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