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

原创路怒症形成的原因

收藏
2016-09-06阅读:146 编辑:包英男

相信有很多朋友在开车的时候,都有轻微的路怒症的症状。有的人一忍再忍,大事化小,小事化。也有的人直接来了个大爆发一下。其实这个路怒症有的时候真的能惹出一堆事而来,所以一定要及时的调解和治疗一下。
路怒症.jpg

路怒症,顾名思义就是带着愤怒去开车。指汽车或其他机动车的驾驶人员有攻击性或愤怒的行为。此类行为可能包括:粗鄙的手势、言语侮辱、故意用不安全或威胁安全的方式驾驶车辆,或实施威胁。这个说法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产生于美国。 “路怒”(roadrage)一词被收入新版牛津词语大辞典,用以形容在交通阻塞情况下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

“路怒症”概念最早来自国外心理学。随着中国汽车数量增多,这一心理问题也受到国内越来越多专家的关注。“路怒”(road rage)是形容在交通阻塞情况下,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发作者会袭击他人的汽车,有时无辜的同车乘客也会遭殃。医学界把“路怒症”归类为阵发型暴怒障碍,指多重的怒火爆发出来,猛烈程度叫人大感意外。路怒症发作的人经常会口出威胁、动粗甚至毁损他人财物,也就是攻击性驾驶。研究表明,相当多的司机都有这些症状,但并非每个那么做的人都明白自己这是一个病态。

胡乱变线、强行超车、闯黄灯、骂粗口……不少司机在面对糟糕的交通状况时都曾经有过上述的表现,对此,专家称之为“路怒症”。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张雨青教授指导的《城市拥堵与司机驾驶焦虑调研》(下称《调研》)显示,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随机选取的900名司机中,35%的司机称自己属于“路怒族”。

调研指出,司机们表现出来的“路躁”情绪源于驾驶中面临的各种压力,比如交通拥堵、恶劣天气、车辆事故、其他司机的野蛮驾驶行为等。专家指出,“路躁”情绪如果长期被忽视,就会对司机的身心健康和安全驾驶带来不良后果。在《调研》报告中, “听音乐”、“开到加油站休息”和“嚼口香糖”都是司机朋友们在驾车路上常用的排解烦躁心情方法。

“路怒症”是汽车时代一个世界通病。在美国,职业司机患病比例达30%以上;上海的调查,长途汽车司机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80%,私家车主为44.4%。

[#分页标题#]

产生攻击性驾驶的心理原因,可谓五花八门。一个关键原因是开车人有一种不正确的期望,他们下意识里认为可以完全按照自己设定的方式和时间从甲地开到乙地,没有任何意外事项应该阻挡他们。

通常这类“马路愤怒者”开车时的5种幼稚心态包括:

1、即使完全没有必要赶时间,司机仍会给自己设定一个预期时间,规定自己在多少时间内到达目的地;

2、喜欢在马路上和其他司机竞争,超过对方就高兴,被对方超过就懊恼;

3、如果旁边的汽车打方向灯想变换车道,本能反应是加速跟上去,不让他超车;

4、看到别的司机错误或不守规矩的动作,尽管一点都没妨碍自己,但嫌恶的情绪仍会油然而生;

5、觉得别人侮辱了自己,会产生报复心态,并很难克制住这种心态。

而形成路怒症之后,会有以下几种症状:

症状一:开车“骂人”成常态。

症状二:驾车情绪容易失控,一点堵车或碰擦就有动手冲动。

症状三:喜欢跟人“顶牛”,故意拦挡别人进入自己车道。

症状四:开车时和不开车时脾气、情绪像两个人。

症状五:前面车辆稍慢就不停鸣喇叭或打闪灯。

症状六:危险驾驶,包括突然刹车或加速,跟车过近等。

基本形成路怒症会有以下几种原因:

观点一:压力过大引发路怒症

“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比较,成都的交通堵塞简直算不了什么。”不少网友在网上留言表示,患上城市路怒症,不是堵车惹的祸,而当今社会的巨大压力才是惹祸的“真凶”!网友“wandex”认为交通堵塞是一个问题,但不是根本问题。他在留言中声称是工作、生活、失业等压力,破坏了人们的好心情。网友“800727”、“川西野人”也跟帖表示赞成。“川西野人”留言说,他是一个上班族,明显感觉到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工作压力加剧,所以人的心灵就越来越敏感,可能一个小摩擦就会引起内心压力的爆发,这个可能是现在社会上的人存在的共同问题。 

观点二:不文明驾驶引发路怒症

网友“我是一条鱼”表示,国内大部分司机都有路怒症状,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人的不文明驾驶,触及到了自己的一些利益,所以自己才产生了一种比较浮躁、比较焦急或者是愤怒的一种情绪。对“我是一条鱼”的观点,网友“心情天空”十分赞成,他认为目前国内整体驾驶的现状,包括司机的状态、整体的社会素质以及交通法规的执行问题,使很多人产生路怒是由于他人的原因,而并非因为自己,这就导致了很多人把自己的一些情绪爆发出来,实际上这种诱因也说明,包括他自己可能也会在驾驶过程中,引发别人这种情绪的爆发。  

观点三:缺乏安全感引发路怒症

网友“CD520”则认为,缺乏安全感也会导致路怒症。“因为汽车在马路上行驶本身速度很快,行驶过程中某些不规范操作,确实不光威胁到自己的安全和对方的安全,对周边无辜的车和行人也存在安全隐患。”他猜测可能正是由于其他司机和行人感到了来自外界的威胁,情绪才会变得无比愤怒。为此,他建议,司机在上车之前还是要想想自己的目的,是要平安、尽快的到达,而不是被其他的因素干扰。

观点四:隔离感引发路怒症

网友“来去一阵风”留言说他是一名心理医生,他解释说对开车族来讲,在连续较长时间的驾驶后,司机往往处于精神紧张、情绪压抑的状态,一旦遇到红灯、堵塞或与其他车辆发生争执,被压抑的情绪便爆发出来,骂人、动粗,粗鲁程度让人意外。“来去一阵风”认为,坐在车里时,人容易有隔离感。坐在驾驶员位置的人,把握方向盘,决定方向和速度,这让他有控制感,但如果此时有其他人试图影响控制他时,便会激起他愤怒的反应。因此,特别是非新手的驾驶员在顺畅的路段开车时,加油、换挡、打灯的过程中大脑是处于潜意识状态,而突发情况例如有车突然插队、红灯突然亮起时,意识再度出现,控制大脑做出相应举动。同时由于都市街道中情况太复杂,司机不得不集中所有注意力去应付路面情况,于是,焦虑和愤怒的情绪便随时站在了你身后等待时机袭击你。

[#分页标题#]

而如何缓解这种病态呢:

建议一:避免不良情绪干扰

上车前,如果[4]  情绪不好,就要学会为自己减压。因为如果开车时脾气火爆或者沮丧,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车主的驾驶效果。尤其是在天气炎热的时候,车主可以适当多吃绿色蔬菜,喝点柠檬汁和含维生素B的饮料来调节情绪。

建议二:开车别在路上争吵

有些朋友脾气火爆,遇到抢道、追尾、碰撞等事故,就会发怒火冒三丈,产生所谓“路怒症”。其实在路上和别人争吵,不仅不能有效解决问题,也会让双方的不好情绪加深。这种时候冷静处理,反而更有利于事情的解决。

建议三:出门前准备周全

行驶了一段路程才发现自己忘记一些物品,由此心中会念叨着,无形中也会影响自己的情绪,精神不集中。

其实车主在每次出发前,给自己一两分钟“缓一缓”,想想是否带齐物品,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匆忙出门而导致的不安情绪。

专家观点

专家指出,开车上路减压,避免坏情绪伴随的方式有很多种,各位驾驶员一旦觉得心烦气躁,不妨尝试以下做法:

●多几次深呼吸;

●试着与前行车辆保持一定车距;

●开窗让新鲜空气进入车厢;

●听收音机或听比较轻松的音乐;

●将车停在路边稍事休息;

●有心事的时候可以先打个电话给好朋友倾诉一下,心情舒畅后再上路;

●车上放一张家人幸福的小照片,不开心的时候看一看。





(作者:包英男)

.....
0评 我来评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