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偏执的舒适到极致的运动,三款中大型豪华车所展现出的特质截然不同,各自品牌所赋予它们的,除了诞生自不同地域间的迥异性格,更有品牌长久积淀下来的荣耀与梦想。

设计 : 德系的精致,日系的内敛,美系的激进,总有一款适合你。

关于奥迪A6L的设计,十个人可能会给出十个不同的形容词,但想要对这样的设计给出完全负面评价却并不容易,你最多会觉得“官车”的形象少了些情趣,却不会对这样的沉稳、精致嗤之以鼻。全新的LED自适应大灯不仅科技感出众,更凭借丰富的点亮功能再次成为同级别车型的标杆。50TFSI车型特有的运动包围也有别于传统的商务车身,为A6L增强了更多动感。

相比之下,ES300h的妆容会显得更雅致一些,虽然升级后的纺锤形格栅强调了运动感,但它周身散发出的内敛与沉稳气息还是更符合ES的商务定位。如果说雷克萨斯是日本人造车哲学的完美体现,那么ES级则尽得雷克萨斯的设计精髓。LED大灯的轮廓拐点、雾灯处的镀铬勾勒,尾灯中暗含的L形LED灯带,每一处细节的刻画都点到即止,又似乎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日式内敛的精妙所在。

不同于两个竞品展现出的沉稳,凯迪拉克CT6极尽炫耀之能事,从格栅细节到尾排设计,每一寸肌肤都在诉说着自己的与众不同,这个国人心目中的老派豪华品牌,经过一轮轮的蜕变,逐渐完成了从品牌到产品的复兴,更符合年轻人审美视角的锋利质感配合着美式豪华特有的饱满感,再加上科技细节的加持,渲染出独特的品位。
结论:同为根植中国多年的豪华品牌,三款车的设计定位各不相同,而A6L的深入人心似乎无人能及

氛围 : 科技感与豪华的诠释,各自的品牌质感鲜明。

作为中级豪华车品评的重点,无论你是驾驶席的常客还是舒适后座的拥趸,拥有一套无可挑剔的驾乘氛围是这一级别车型的必修课,在此基础上,更多的亮点配置和精致细节则是锦上添花的点缀。
作为主打科技牌的奥迪品牌旗下支撑起销量的中流砥柱,A6L的顶配车型理应具备丰富的科技及舒适性配置,优质桃木、亚光金属与钢琴漆的点缀将按键、旋钮的质感烘托出来,虽然整体布局是常见于奥迪车型的样子,但人性化的设计及科技感还是能让我们百试不爽。透过握感充盈的方向盘,虽然后方的仪表还没有升级为奥迪最新一代的“虚拟驾驶舱”,但信息丰富度及读数的清晰度绝对无出其右。作为全车的信息、娱乐中心,MMI的优势自不必多说,集合了易用性与高功能集成度,用户体验出色。

自从雷克萨斯更新了家族内饰风格,作为试车编辑的我便在任何场合都不吝惜对于这种日系简约风格的赞赏,“少即是多”的设计笔触让整套内饰整洁利落,却丝毫不会丧失功能实用度,整个中控台皮质、竹与金属的匹配进一步将冷峻、干练的气息发挥出来。不同于德系车惯常的人机交互方式,ES300h的Remote Touch实际上就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鼠标,通过简单的操作,能够控制车内的几乎所有高科技设备。虽然并非运动取向的车型,ES方向盘的握感依旧良好,稍大的尺寸便于把控,后方的机械仪表同样采用简约设计,金属质感强烈的设计不会让你的驾驶状态慵懒下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台ES300h上的Nanoe三区自动空调能够释放纳米水离子,有效改善车内的空气质量,而具备15部扬声器的Mark Levinson音响系统也为整车提供了完美的音效还原。

如果你对传统德系豪华品牌的内饰氛围有些厌倦,那么除了雷克萨斯代表的日系风格,还有以凯迪拉克为代表的美系风格可供选择。整套中控台完全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你的目光,跳脱出对豪华的固有认知,CT6在保有美式豪华的基础上,竭尽所能地炫耀了一把科技。环抱式的中控台拥有鲜明的层次感,真皮、实木与Alcantara的结合显示出凯迪拉克独特的豪华定位。作为运动车型,CT6的方向盘尺寸较小并且握感充盈,丰富的按键便于在驾驶时操作,作为三款车中唯一配备了全液晶仪表的车型,数字化仪表与人机交互CUE系统结合,进一步将CT6的科技感烘托出来,10.2英寸液晶屏中集成的Carplay能够方便与智能设备实现互联,扩展原本的车载功能,而中央扶手处的触控板则类似于雷克萨斯,拥有震动模拟的触感反馈。
结论:无论奥迪引以为傲的科技感,还是CT6新潮的科技范儿,在我看来都不如ES300h的含而不露,隐而不发。

空间 :标准轴距的雷克萨斯表现稍逊一筹。

奥迪A6L对于震动的过滤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平,大量采用的液压减震支撑将震动及噪声隔绝于驾驶舱之外。配合超过3 m的长轴距,A6L的驾乘空间表现及舒适度表现都非常出色。不仅如此,全车按摩座椅以及后排的奢华功能配置进一步提升了A6L的乘坐舒适性。后排的230V电源接口以及USB口进一步为A6L的日常使用提供了方便。470 L的行李厢容积在同级车型中处于主流水平,置物比较方便。

三款车中轴距最长的CT6达到了3 109 mm,空间的宽敞程度赶超A6L,并且后排座椅提供14向电动调节,并且支持5种模式的按摩,而与奥迪相同的USB及电源接口也出现在后座,为后排乘员的乘坐舒适性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作为三款车中轴距最短的车型,标准轴距的ES300h实际空间表现并不会明显逊色,尤其是三款车中唯一平整的后排地板,进一步为横向空间的拓展提供了便利。此外,作为日系车的优势,舒适性配
置在ES300h上的表现同样没有半点马虎。
结论:虽然三款车的实际驾乘空间表现不尽相同,但借助级别的优势以及舒适的乘坐感,三款车的空间都足以应对目标用户的实际需求。

性能 :同样强大的动力却有着不同的展现形式,ES300h的经济性是亮点。

由于借车档期的原因,参与此次对比的三款车分别搭载了不同排量等级的动力系统,其中,排量最小的凯迪拉克CT6在动力调校方面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尤其深刻。这台2.0T发动机想必大家并不陌生,400 N·m的峰值扭矩以及203 kW的最大功率绝对算得上同排量发动机中偏激进的调校,甚至接近了奥迪3.0T发动机的动力参数,匹配8挡自动变速器,换挡效率以及齿比的逻辑设定显然比之前的6挡变速器讨喜得多,6.6 s的0~100 km/h加速能力超乎寻常,并且整个加速过程所表现出的扭矩储备强度以及顺畅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当然如果你渴求更野蛮的动力展现,搭载与A6L 50TFSI版同排量3.0T发动机的版本能够输出543 N·m的峰值扭矩及298 kW的最大功率,匹配同样的8挡变速器后,0~100 km/h加速成绩能够提升至5.7 s,实力碾压同级别几乎所有的竞争车型。配合着四轮主动转向系统以及MRC主动电磁悬架,使得CT6的动态稳定性及操控精准度更上了一个台阶。

作为A6L的旗舰版,50TFSI实际上非常罕见,不仅因为它贵,更在于配备了不同功率级别调校的2.0T发动机后,A6L的动力响应已经足够日常使用,即使是中段加速超车,同样游刃有余。因此,搭载3.0T发动机的A6L拥有更野蛮的动力也就不足为奇了,440 N·m的峰值扭矩与245 kW最大功率相结合,在7挡双离合变速器的匹配下,加速质感顺畅而直接,而5.6 s的0~100 km/h加速成绩也与CT6的终极版本相当。作为主打舒适的车款,A6L 50TFSI在拥有非凡动力的同时,依然延续了奥迪家族车型“好开”的特质,即使是新手,控制起如此野蛮的机械也并不吃力,纵置发动机与quattro的匹配恰到好处,在奥迪引以为傲的四驱系统帮助下,A6L的舒适与操控达到了完美的平衡。

三款车中唯一的混合动力系统来自雷克萨斯,2.5 L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为直列四缸结构,能够输出213 N·m的峰值扭矩以及118 kW的最大功率,单看这样的数据似乎亮点不足,但在电池组及电机的作用下,有额外270 N·m的扭矩以及105 kW的功率作用给前轮,使得整套混合动力系统的工作效能充满亮点。5.4 L的百公里综合工况油耗无出其右,而在E-CVT无级变速器的配合下,自吸发动机、电机的配合天衣无缝,你不会感到涡轮发动机那样突如其来的动力涌现,但持续释放的扭矩也仿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用最直观的感受来形容就是,稍不留神就会超速,整套动力系统所表现出的加速性能完全有能力比肩搭载3.0T发动机的对手,只是展现方式不同罢了。作为一向以舒适见长的品牌,ES300h同样极尽舒适,柔软的悬架能够过滤所有颠簸,并且车内的静谧性极佳,尤其在纯电模式下驾驶时,无与伦比的驾乘体验会让人羡慕不已。
结论:作为中大型豪华轿车,动力强弱并不该成为考量的重点,反倒是平顺及舒适性显得更重要一些,在这一点上雷克萨斯一贯的出色表现耐人寻味,并且燃油经济性是ES300h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