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是目前汽车厂商为了吸引消费者而打出的宣传标语,相比个性、时尚、小资、奢华之类的词语,在字面表达上更多了一层怀旧,给人的感觉也更加富有历史底蕴。
谈到“情怀”就要说说汽车的发展史。汽车,从最开始简单的交通工具,逐渐演变成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因为汽车的诞生,人类的出行半径成数万倍增长,也为人类的历史增添了很多传奇,当然,汽车也在不断发展,从设计、装备到性能,自诞生之日起便逐渐得到改进与进步。
今天,咱们就回到汽车发展最为迅速、最为辉煌的时代,看看在汽车发展的历史中,曾有哪些设计和装备是当时红极一时的,又有哪些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木质车门、木质车门

早期的汽车制造工艺非常原始,和马车基本有一拼,当时没有成熟的冲压技术,大部汽车车身覆盖的都是可塑性较高的木材。发展到四五十年代时,虽然钢板已经代替了木材,但木质车门在当时却是一种象征着豪华、高级的用料,成为了一种时髦的装饰。
辐条轮圈

受制于当时的技术限制,大部分汽车使用的都是辐条式轮胎,虽然能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但随着汽车重量不断增加,辐条式车轮难以保障长时间行驶后的轮圈圆度。受到自身结构的限制,较窄的宽度也很难满足汽车的抓地力,无奈只能逐渐被钢制轮圈所替代。
汽车防撞锥

防撞锥流行与美系车中,一般安装在车子前后保险杠最凸起的部位,在塑料保险杠还未曾不及时,防撞锥配合大面积镀铬使用,不仅看着豪华,还能起到一定时速撞击时对车身的保护作用,但对于行人而言,防撞锥就如同一把利器,伤害系数极强。
白圈轮胎

白圈轮胎同样是“老爷车”必备的装备之一。早期的轮胎技术非常不成熟,会经常在行驶时发生爆胎,寿命也得不到保证。轮胎供应商为了增加轮胎的可靠性,研发出了一种胎壁更厚的轮胎,为了避免氧化和破裂,还在胎壁表面涂上了一层特殊的白色橡胶,但关于白圈轮胎的作用也有很多其他解释。
引擎罩上的立标

立标不仅象征着豪华,也能体现其主人的社会地位。拥有悠久造车历史,且定价不菲的豪车通常会在引擎罩上矗立一个象征自家品牌的标志,但因为立标在车辆与行人发生撞击时,对行人的伤害极大,因此,立标几乎已成为了历史,只有少数豪车才会使用,为了降低在碰撞时对行人的伤害。也会采用自动收折或特殊材料制作。
可开启前三角窗

三角窗存在的目的是为了给车内通风,由手动调节,随着天窗与空调系统的加入,三角窗逐渐变成了历史。如今我们爱车中装备的三角窗大多是为了降低侧面盲区而设计的,与早期的三角窗没有任何联系。
发动机摇把

发动机摇把其实离我们的距离并不远,记得小时候就曾见到父亲在冬天使用摇把来启动一部化油器红叶客车启动的场景。最早的汽车是没有启动电机的,需要一根摇把连接曲轴发动汽车,都以摇把均被固定在车辆的正前方。
火箭式车尾

火箭式车尾虽然设计浮夸也没有任何实际的功能性,但却代表了美国汽车发展的巅峰状态。在那个技术、工业、科技、航天飞速发展的时代,汽车被不同颜色与华丽的设计所包裹,刺激着赋予美国人的消费,也正是汽车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开车门

对开车门是给富人量身设计的配置之一。在很多老电影中我们能看到这样的桥段,一身艳丽长裙或西装革履的男女主角,在司机打开对开式车门后优雅的走出来,没有任何结构的阻挡,姿态相当从容。但对开式车门因为结构问题很难保证车侧的强度,同时在行驶时还有被强风吹开的危险,最终被大部分车型所弃用。
引擎罩上的皮带

引擎罩上的皮带和如今在房车比赛中,赛车固定发动机罩的锁扣是一个原理,其目的就是起到了在高速和极限环境下保证发动机罩不脱落、不掀起而造成危险所设计的。

因为时间原因,今天小贱只能为大家展示这十项最经典的汽车设计,其中大部分也被新科技、新技术、新设计所替代而变成了历史,虽然在今天看来它们的出现有些原始甚至是可笑,但正因它们的诞生,汽车才能以更为成熟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