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荣威i6是上汽集团旗下推出的一款全新轿车,前辈RX5在市场上的热卖为它积累了不错的品牌口碑,而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也让荣威i6顶上了互联网汽车的光环。此前,人民网汽车频道记者也对荣威i6进行了多次报道,严谨的生产制造过程、出色的设计水准以及0.25的超低风阻都让人印象深刻。这次,我们再次受邀来到了美丽的太湖边,正式试驾体验了一番这款上汽集团精心打造的轿车。事实上,互联网汽车也好,新能源车也罢,在这些定义之前,它们都是一辆车,那么久让我们暂时忘记那些光怪陆离的噱头,回归一辆车的本质,让我们来看看荣威i6到底是一款怎样的车?

首批上市的荣威i620T车型配备了“蓝芯”SGE20T发动机,这款采用缸内中置直喷涡轮增压、高效气门配气机构等技术的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扭矩分别为124kw、250Nm,数据即便相比同价位的合资品牌轿车,毫不逊色,甚至犹有过之。强劲的1.5T发动机搭配高效的双离合变速箱,让荣威i6在8s之内就可以完成0~100km/h加速。悬架方面,顶配车型为前麦弗逊独立悬架,后多连杆独立悬挂,低配车型的后悬架则为扭力梁式独立悬架。

荣威i6的动力表现和其沉稳的外观有些不太相符,百公里加速8.09秒的实测成绩在同级别中绝对是难寻敌手,而其38米的刹车成绩也是十分优秀。在实际驾驶体验时,的确能感受到荣威i6动力的强劲,即使车速在120km/h时,发动机的动力储备依旧十分充足。

荣威i6有着0.25cd的优秀风阻系数,而油耗和风噪控制则是受益者,高速行驶时车内可以保持一个静谧的环境。而变速箱方面,在加速过程中,变速器升挡的平顺度令人印象深刻。作为一款家用轿车,荣威i6虽然发动机参数较高,但是在动力的调校方面显然更加偏重综合表现,变速器升挡积极,以确保更佳的燃油经济性。这也导致了深踩油门加速时,变速器进行降挡动作需要一个反应过程。
底盘与转向保持了与动力输出相似的调校。荣威i6的转向力度较为轻盈,适合日常城市通勤驾驶。悬架方面的调校则突出了明显的舒适性指向,能够过滤掉路面上大部分的振动,保证车内的舒适性,同时也能够兼顾一定的韧性。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为了舒适性的考量,荣威i6避震弹簧的的支持力度偏软,这使得它在高速行驶时,一旦遇到较大的路面起伏,车身的上下晃动也较大,而在转向时,对车身的侧倾抑制得也不明显。但显然,作为一款偏重家用的产品,荣威i6做的已经相当出色了。

虽然我们经常说不能以貌取人、在选车时不能只看外观,但相信没有人愿意买辆自己看着别扭的车回家。荣威i6采用黄金分割的整体比例布局,传递出“鲸头燕尾”的特点。同级最宽车身,营造出更富张力的视觉感受;


车头下压,形成蓄势待发的姿态;高腰线360度贯穿车身,线条洗炼流畅,一气呵成;车尾内切,极具动感,视觉上使整车的重心有一种向后的拉拽感。除了符合国人审美的欧洲风格外观设计,低至0.25的超低风阻系数,也是荣威i6在设计方面的过人之处。更低的风阻不仅可以降低油耗、提升动力性和行驶稳定性,还可以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风噪,提供更好驾乘舒适性。

在外观评比过关之后,消费者的关注点会移到车内空间,周末或假期带着一家人外出自驾游,需要一辆后排足够宽敞舒适的大车,让父母坐得舒服。据数据显示,荣威i6的车身宽度1835mm、轴距2715mm,即便是与以空间宽敞为卖点的日产轩逸相比,它在车身宽度、轴距方面也有75mm、15mm的优势。接近传统中级车的车身尺寸,也让荣威i6拥有同级别车中最佳的空间表现。可以让一家老小坐的更舒服,荣威i6在空间方面的表现自然在“顾家型”车主那里赢得好感。



比同级别合资车给予的更多,不仅仅是在空间,还体现在内饰用料和做工方面。内饰软包比例达到80%,能摸到的地方几乎都采用了软性材料,荣威i6并不像有些合资车那样采用廉价的塑料材质。虽然选用软性材料会增加成本,但好处是可以让驾乘者获得更好体验。为了提高乘坐舒适性,荣威i6全系车型标配垂直双硬度发泡座椅,硬度可灵活自我调节,满足短途柔软舒适、长途支撑到位的双重需求。

结语:价格更低、给予更多,这是小猫在试驾过荣威i6后的最深刻印象。2015年6月底,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抛出了“打造富有创新精神的世界著名汽车公司”的新构想,并对目标作出了明确标注。作为上汽集团自主品牌主力军的上汽乘用车,从“品牌+销量”的第一阶段迈向“品质+技术”为核心的第二发展阶段。从品牌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用品质+技术赢得消费者好感,要好过依靠表面配置堆积得到的所谓高性价比,因为前者可以在获得不错销量的同时赢得品牌美誉度,为日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不计较暂时的得失,更注重口碑与美誉度积累,上汽乘用车选择了更注重未来的发展路径。低价上市的荣威RX5、i6或许在眼下不能带给上汽丰厚的单车利润,但其依靠品质、性能获得的口碑和美誉度,对于企业同样是一笔宝贵财富,它远比在当下赚点小钱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