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红旗,挣扎中寻找灵魂的出口

收藏
2017-04-02阅读:130 编辑:zhuqingfeng

  每一次,红旗的话题都带着满城风雨的意味。

  当初,高调重启复兴之路,9座红馆颇有胆色地置身在各大城市的奢华地段,与兰博基尼、玛莎拉蒂、 LV、爱马仕当起了邻居。兀自闯进世界品牌竞技的地盘,红旗似乎在努力宣誓着进军高端的勇气和底气。当时人们就在猜想,是不是又能见到“红旗飘飘谁怕谁”的场面了?

  

  在众人带着些许担心,又满怀期待的情绪里,2013年5月,红馆开张,并推出了首款自主C级轿车红旗H7。

  可惜,世界变化太快,时代早已不是当年,丰满的理想未能和骨干的现实上演“相亲相爱”的戏码,红旗H7未能像一个骑士一样,带着充满力量的宝剑把荆棘劈开,销量惨不忍睹,甚至还一度陷入“停产风波”。

  曾经的天潢贵胄带着难以言尽的“石头精神”,试图在多年沉寂之后再有一次绚丽转身。轿车战线失利之后,单飞之后的红旗“复兴之刀”再次出鞘,全新中大型SUV车型,代号 HS7,带着红旗汽车找回昔日荣光的期盼,再次走上了这条品牌复兴的漫漫荆棘路。

  

  一个值得八卦的槽点是,准备重拾往日辉煌的红旗,将HS7的竞争对手锁定了奥迪Q7。

  虽然HS7的定价并不会像红旗L5S那样直接跨进百万级SUV市场,比起同门师兄L5轿车500万元的售价也很“接地气”。不过,想要对标ABB旗舰产品,HS7恐怕依旧难逃花瓶命运——“仅供观赏,谢谢!”。

  根据红旗的规划,HS7和红旗H7共享平台,将于2018年上市,销量目标暂定为5000辆/年。虽然,这款红旗最便宜的SUV车型年销目标5000辆算不上浮夸。然而,谁又会拿这些钱买红旗呢?”

  这年头,只谈情怀终究还是太单薄!

  

  现在的红旗就像是一头豢养的熊猫,却置身在充满凶猛野兽的丛林,没有自我捕食的能力,也失掉了应对险恶的变通。复兴之路走了好几次的红旗是否还有当初的鸿鹄之志,和一飞冲天的运气?

  或许,对于心力交瘁的红旗而言,那些年的辉煌是再也回不去的曾经而已。

  那些年,红旗飘飘谁怕谁

  那些年的红旗,意气风发。

  1958年诞生的红旗轿车,从出生之时,便是与国家元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汽车品牌,承载着“国车”身份,也曾纵横多年。

  这个诞生于建国初期,承载着国人无数情感的“老伙计”,在很长的时间里成为中国汽车的代名词。

  1958年的7月,空气中弥漫着湿热和道不尽的干劲。一汽轿车决定以克莱斯勒帝国C69为样车,用一个月的时间试制出红旗高级轿车。

  果不其然。在无图纸无资料的情况下,敲敲打打33天,三班倒的夜班连轴转,在“东风吹战鼓擂,红旗飘飘谁怕谁”的口号里,第一辆红旗试制轿车成为那个火热时代最为强烈的一个音符。

  

  随后,关于红旗汽车的故事开始在街头巷尾口耳相传。

  据当时的老人回忆,那些年,坐红旗,见毛主席,以及成为接待外宾最高规格用车,是红旗带给国人的骄傲。

  在红旗出现之前,国家领导人用车皆为苏联产的汽车,随着红旗CA72开进北京,主打中国风的红旗开始逐渐成为国家领导人们充分信赖和推崇备至的御用座驾。

  至于彰显奢华的内饰,据说,毛主席偏爱米色,周总理喜欢灰色。

  1965年,红旗CA770三排座高级轿车获得国家正式定型,车身造型和内部装饰也通过国家专业部门的验收与定型,成为第一辆正向开发的量产轿车车型。在之后的30多年时间里,CA770一共生产了1300多辆,成为老红旗系列中量产最多的车型。

  

  红旗之风吹遍了神州大地,那个年代如果结婚能用红旗当婚车,那便是无上的光荣,是倍有面子的事情。

  有人说,红旗最璀璨的岁月是1972年。那一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总理亲自率领50辆“红旗”车到机场迎接尼克松总统500人的访华团,并把自己的那台6号CA772“红旗”保险车给尼克松专用。

  像是一种精神图腾,更是一种中国汽车的象征,出身高贵的红旗拥有着太多不可替代的位置。就算到了现在,几度停产,几度复兴,已不再具有往日荣光的红旗依旧拥有着太多的情怀可以去缅怀,去纪念。

  

  只是,一直期盼着能成为“中国劳斯莱斯”的红旗轿车并没有能做完这个梦,便遭遇了一次史无前例的重创。

  1981年,《人民日报》登出了红旗因为油耗过高而停产的消息。一时间全国愕然。生产了23年的国车就这样走进了历史的车辙里,带着道不尽的悲凉和无奈。截至1981年,总共卖出了1540辆的红旗,累计亏6000万元。

  据一汽的老人们回忆说,红旗停产的原因并不是简单的油耗高,产量少,一方面是因为供销体制关系,到了一种“卖得多,亏得就越多”的局面,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形成标准的现代生产线,许多配件质量达不到标准,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也让红旗伤透了脑筋。

  

  还有一点,对于红旗的打击是致命的。当时一汽规划了先引进、再国产,最后自主研发三步走的战略之后,在寻找合资伙伴的时候,一直在日系、美系和德系之间摇摆不定,导致国产化和自主研发一直未能进行,再加上市场开放,政策导向的偏移,市场已经没有给红旗留下太多的空间。

  随着红旗的停产,瞬间从殿堂跌落凡间,泯然于历史的陈迹里,属于红旗的故事从荣光陷入了尴尬,以及周而复始地走在了复兴的道路上。

  

  修远兮,复兴之路路漫漫

  1983年,一句“红旗的牌子不能丢,但是质量要提高”的指示一出。自此,一汽轿车便开始了红旗复兴的准备。就像是一张拉开的弓,没有回头箭,无论道路如何坎坷,只能秉着一口气走下去。

  有人说,每次听到红旗复兴的消息,都是难免百感交集,就怕是屡战屡败,一不留心就砸了牌子。

  事实上,从1983年开始,红旗轿车已经先后经历了几波复兴之路,前后投入的资金高达百亿元。但是,没有一次让红旗的道路走得顺风顺水顺心,品牌价值一降再降。

  

  1996年,一汽正式复产红旗轿车。通过与奥迪公司的合作,开发了“大红旗”、“小红旗”等多个系列产品。有人说,这次的复兴对于红旗品牌的伤害是成千上万吨的,复出之后的红旗不再昂着“高贵”的头颅,而选择了向平民化妥协。

  被称为之第二代红旗的车型,参考的是奥迪100,却主打平民市场,有点高不成低不就,高官不买,普通阶层买不起,销量不断下滑。为了维护销量,价格一降再降,品牌价值不断被透支。更为严重的是,红旗还把产品铺到了出租车市场。这无异于致命一击。

  从70时代的劳斯莱斯到90年代的出租车,极度失衡的定位让很多老人颇为难过,“红旗的味道呢,用红旗坐出租车真的很难过。”

  

  至此,红旗形象大跌。

  即便红旗摘掉了头上的皇冠,向普通消费者示好,但是此次复兴甚至可以用“惨败”二字形容。原本想通过不断砸钱,以及借助奥迪、丰田等跨国巨头的提携,能够让红旗再度复活,但是市场并没有给予红旗更多积极的回应。

  这次复兴不仅让红旗品牌定位逐渐模糊,而且品牌形象也跌出了人们最初认知的那个可望而不可即的“高端”和“仰望”。

  与此同时,一汽和大众开始合作散装生产奥迪,当时14000辆的奥迪散装合同,给当时正在经历苦涩期的大众一个翻身的机会,却把红旗的官车之路堵了个干净。在与奥迪的竞争中,红旗惨败!

  数据显示,红旗在2002年销量只有2.85万辆,但是到了2005年却连三年前的一半都不到,已经不足1.2万辆。

  

  或许是吸取了前车之鉴,2006年,一汽对红旗进行了重新定位,“豪华、高档”这样的原本品牌基因中就含有的关键词被再度提及。

  同年,一汽通过丰田皇冠Majesta贴牌生产的红旗HQ3作为新一代红旗轿车上市。可惜,由于核心技术缺失,成本居高不下,回归高档的红旗一直销量不景气,红旗HQ3也未能变成浴血的凤凰让红旗重生。

  2007年,红旗的市场保有量仅为1000辆左右,2008年进一步下降到几百辆。

  可以这样说,那个时候的红旗几乎沦落到停产的边缘,这个原本拥有着66亿元品牌价值的传奇品牌,彻彻底底被市场淘汰了!

  

  原本满含民族骄傲的红旗,沉寂得几乎让人忘记了它的存在,也忘却了那些年红旗飘飘谁怕谁的不可一世。

  有人说,将背负着民族精神的红旗用在价值低至十几万的车型领域,并一度与奔腾轿车并网销售,甚至是投放到了出租车市场,简直是对红旗品牌历史和荣誉的一种践踏。

  不过,一汽这个共和国的长子倒是不服气的主儿。即便是一次次羞涩地退场,也不想放弃对红旗的再次复兴。

  2010年,当一汽试图用30亿元的投资改写红旗的尴尬境遇时,这第三次复兴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遗憾的结果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大量人力和财力的投入,也没能阻止这第三次复兴之路更为惨淡的收场。

  2011年,红旗的销量数据只有满载萧瑟的2辆,2012年总共卖掉了127辆。那个时候,无论大众哪一款车型,单月销量不过万那都是不及格的。至于官车对手奥迪,也以每年30%以上的高速增幅笑傲市场。

  

  至此,那个曾经头顶皇冠的红旗已然面目模糊。

  承担着“中国要有自己的王牌,牌子不能丢”的重任,历经半个世纪沧桑和磨砺的红旗在2013年又一次迎来了复兴,这次复兴的尖头兵是H7!红旗不仅大手笔设立红馆,而且研发资金高达105亿元,就像是一场不计成本的赌博。

  随手能捡到奶酪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只剩下狼多肉少的惨烈竞争,情怀已经没有力量支撑起销量和关注,H7挑大梁的复兴之路依旧不顺畅。

  

  在这个“六亲不认”的市场里,感情牌已经不够力量让红旗重回金字塔尖。是不是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呢?老人们曾用一种悲悯的语气说道,“别折腾了。”

  可红旗偏不!

  

  从红旗H7,到500万元售价的红旗L5,再到如今的SUV车型红旗L5S和HS7……打着“先政务、后私人”,在国车和国民车两重身份摇摆不定的红旗换来的是一张张尴尬的成绩单。

  就在红旗选择执拗地回归官车身份的时候,如今的奥迪却在竭力朝着私家车市场靠拢,尽力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价格区间上也是一降再降。

  ABB把控的官车市场难以切入,不接地气的价格和定位又在私人市场找不到立足的方向。品牌城市展厅仅有21家,想买又找不到地方的尴尬。如今的红旗,在沉默中继续挣扎,所谓的对标ABB更是只能泯然一笑罢了。

  今晚,全新换代的奔驰E级长轴距也玩起科技范儿,不久,上汽大众首款C级轿车辉昂也将破茧成蝶,以辉腾继承者的身份杀进战团,时代早就不是那个时代,红旗到底还能hold住多久的“高冷范”?

  只能说,如今的红馆里“好茶依旧,苦无人品。”


.....
0评 我来评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