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汽车市场,所有经营品牌汽车销售公司的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4S店,都是需要汽车品牌厂家授权的,也就是只有厂家授权了你才可以经营售卖该品牌车型,而消费者想要买该品牌车型,而且享受质保那就只能到该品牌授权的经销商处去购买,所以在消费者想要购买车辆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要去该品牌4S店去看车购车。而近日商务部公布了《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将改变这样的现状,新办法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以后消费者买车就不用非去4S店看车了,有可能你在一个店内就把所有意向购买的品牌车型看全了。
《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明确了四大改革方向。未来,供应商将通过多种渠道或多种方式销售汽车,经销店可同时经营多个汽车品牌,消费者可以从多种渠道购买汽车并享受售后服务,汽车流通业将进入一个新时代。
经销商可经营多个品牌便于消费者选车购车
截至3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首次突破3亿辆,汽车销售品牌授权单一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内在需求,垄断性经营问题日益凸显,市场竞争不充分、流通效率不高、零供关系失衡、汽车及零部件价格虚高、售后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对此,新《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明确了四大改革方向:第一,打破单一品牌授权模式,鼓励多种模式共同发展,销售汽车将不再强制性要求品牌授权。第二,推动建立新型市场主体关系,推动供应商、经销商在更加公平合理的环境下开展合作。第三,突出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让消费者明白选择、自由消费。第四,加快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取消品牌授权备案制。
以后消费者购车就方便了,不会有区域限制,4S店也不会禁止跨区销售了,某汽车销售集团营销经理陈阳表示:“新《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的出台,实际上无论对于汽车经销商来说还是消费者来说都是好事,原来经销商单店只能经营单一品牌的汽车,4S店禁止跨区域销售,供应商对售后配件和整车价格进行限制等行为都将被改变。我们经销商可以一个店经营好几个品牌,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我们的人员和店面开销成本,而且对于消费者来说就可以在一个店内有好几个品牌的选择,也不用东奔西走去对比谈价”。
汽车销售网络将扩大下沉价格更透明
原来经销商要想拿到汽车厂商的品牌授权必须要按照厂家的要求,比如厂房及店面的规格、人员配置等等众多考核项目,这样很多三四线甚至是二线城市都很难有实力达到标准,而新办法的出台,将改变单一品牌授权模式下,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的问题,以往供应商授权的销售体系一般都在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包括农村地区汽车流通体系发展严重滞后。新办法的出台将有效解决渠道下沉的问题。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消费者更方便。而且不仅仅是销售环节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还可以对售后服务进行优化。比如新办法明确规定,允许销售和售后分开,允许原厂配件在后市场流通等,势必会推动独立售后维保市场迅速发展壮大,从而提升全行业服务效率。
新办法的提出,其实也是鼓励经销商开展多品牌经营,不同汽车品牌企业可以共建共享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这就意味着消费者将根据需要自由选择购买汽车的方式、选择服务网点。此外,管理办法把供应商、经销商作为承担售后服务责任的双主体,并要求经销商明示服务内容和价格,善尽重要事项提醒义务,并要求建立健全消费者投诉制度。
某4S店销售经理梁先生告诉记者,目前来看新办法对品牌经销商并没有带来太大的影响,到店的消费者出现下滑或询问该事,毕竟汽车消费不是一件小事,即便新办法实施了,短期内也不会对品牌经销商带来太大影响,毕竟消费者还需要一段时间适应。而且就目前来看品牌4S店的可信度还是很高的。但长远看,新办法的出台对于整个行业都有好处。但品牌厂家是否会真正按照新政执行,想要打破行业内存在的垄断,还得看未来具体实施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