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放假的第二天
大家都在开开心心度假
而在江西的高速路上
却出现了以下的一幕

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居然引得交警举锤怼豪车? 原来事发前,年轻妈妈王某本来是驾车从南昌出发,准备载着母亲和孩子去往吉安自驾游。结果半路上王某和母亲发生了口角,直接就在车里吵了起来。一气之下,王某干脆就把车子直接停在了驶出服务区的匝道上,将车子反锁后,丢下母亲和1岁大的孩子扬长而去……这时候,回过神来的王某母亲才发现,车门车窗都被反锁,不但出不去,而且还密不透风。 更让人无语的是 老人报警以后 警察到场联系女车主 对方竟表示车不是自己的 随后手机都关了 由于老人小孩都已呼吸不畅 警察只好选择砸窗救人 真是活久见系列 和妈妈斗气忘了做妈妈的责任 差点害死自己妈妈并失去做妈妈的资格 +_+被我绕晕了没? (图中的女子是赶来的女车主表姐)



还好老人手机还有电
还好现在没到酷暑
还好及时把车窗砸开
不然这位女司机就要后悔一辈子了

这勾起了我很不好的回忆
很久以前看过一个新闻
儿童被家长遗忘车内导致活活热死
现场车窗上布满了触目惊心的小手印

2015年6月27日,在湖南湘潭一小区,中午11点左右,男孩小天在自家车后座熟睡,父母锁上车就走了。几小时后,家长发现孩子已在车内死亡,车窗上满是手指印。护士介绍,下午6点多他们赶到时, 孩子脸部皮肤有破损,全身发紫,瞳孔已经放大,出现了尸斑。记者实验发现,在太阳暴晒下,车内的温度十分钟升到了47度。 前面的女司机可能只是单纯想关家人“小黑屋” 后面的家长和大部分车主一样是粗心 不过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 就是没有深刻认识到“汽车热”猛于虎

当气温高于体温时
人会排汗进行散热
而体内流失水分过多
又不能及时补充的话
就会出现了我们常说的“中暑”
“中暑”不及时缓解肯定是要人命的

由于温室效应的作用,停泊在较高环境气温下的汽车内温度可以快速上升,即便车外温度远低于32°C的高温标准,车内温度都可以很快达到灾害性高温程度。 有过一项研究表明 在环境气温为26.7°C情况下,停放在阳光直射地方的车内温度,在2分钟内就可以升高到使人感觉闷热不适的34.6°C,10分钟就可以达超过人体温的37.2°C,20分钟就升高到灾害性的42.8°C,30分钟达45.6°C,40分钟达47.8°C,50分钟达48.9°C,1小时可高达50.6°C。尤其是深色仪表板或座位可以达到82~93°C,足可以蒸熟鸡蛋。即便是在阴凉处,车窗开着的情况下,车内温度也可以在10分钟上升7°C。

那么万一像那老人小孩一样 不小心被SB的家人反锁了 我们该如何自救?

看了视频的应该更清楚整个救援经过 首先老人及时报警是正确的 然后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 警察指导她拿遮阳布放前窗玻璃遮挡 再拿东西给小孩扇风 这都是不错的减慢车内升温和人体升温的不错方法 除此之外只能等着外部救援? 并不,如果成年人被困 或者具备行动认知能力的小孩 其实可以自己开车门! 按喇叭、按双闪灯这些是我们在网上以及各种媒体上都会看到的自救方法,其实这些方法是可以的,但实际效果却受限于所在环境,例如在地下停车场、或者是在人流量少的地方,这两种方法并不能有效引起注意,另外就国内当前环境来看,路人经过的话谁会注意到车内的小孩是被困的。 而从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来看,目前市面上多数车型的喇叭在断电后都可响 2、被锁后车窗、天窗能开启? 上面那些方法效果一般,那开车窗、天窗可以了吧?我们使用了三台试驾车进行测试,在熄火后车窗和天窗已经无法开启(部分全景天窗车型更是只能看不能用),所以这个方法直接pass掉。 3、锁车后可以开车门吗? 其实发生这些事件的时候,我们都忽略一个问题:为什么没人教会孩子开门? 对于有行为能力的小孩来说这个方法是最有用的。好吧,编者想主要原因就是小孩好动且好奇心强,家长出于安全考虑对于车门如何开启这些没有进行引导。 车门开启有哪些类型? 不同车型的车门锁结构有不同的解锁操作,下图就是市面上常见车型的车门锁类型,分为可见式和隐藏式两种设计。 一般情况下可见式的设计需要手动掰开锁栓解锁后才能开门、也有一些车型是可以直接拉门把手联动解锁打开;而隐藏式的既没有锁扣和锁栓,则只需在车内拉动门把一次或两次就能开门,同时在解锁开门之后大部分车型都会发出警报,这对于救助将更有帮助。 关于MPV车型的电动侧门在断电后都会切换为机械模式,可以在车内手动开启。 另外一个是后门开启儿童安全锁的,无法在后排开启车门,虽然儿童锁能有效防止儿童在行车过程中误开车门,但遇上紧急情况的时候却有可能成为逃生的一个阻碍。 对于有行动能力的小孩来说,教会开车门还不止,家长应该教会他们开哪个门才好,例如前面说到MPV侧门虽然可以打得开,但对于小孩来说得费很大力气,我们建议的是引导小孩在主驾驶位置开门,因为解锁和开门这个位置最方便,各位家长可得多注意了。 附表:部分车型的车门锁类型 4、自动落锁好不好? 上述情况是针对那些原车型的门锁进行解答,而对于后期加装自动落锁的车型,断电后是无法从车内开启的,只能采用钥匙开启,虽然车主加装自动落锁是出于车辆防盗安全考虑,但同样的有利也有弊。 不过只是幼童受困的话 他们没有手机 而成年人无法及时发现 那真的是只能坐以待毙了 美国做过相关事故的统计,这类事故发生时,孩子在车内停留的时间最短的不足15分钟,最长的达到10小时。82%的孩子被遗留于车中超过1小时,29%超过5小时。然而,发现的时候,都已回天无力。 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以下3点 防患于未然 1、给儿童正确的教育引导,汽车只是一种交通工具,而不是一种休息、玩耍和睡觉的场所,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该进入汽车玩耍,而应该远离汽车。 2、到达目的地后,一定要仔细检查并保证所有乘员尤其是婴幼儿没有滞留在车中;停车后及时锁车,并把钥匙放置到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3、当发现婴幼儿走失时,一定要先查看孩子是否被遗留在车内。在家庭发生某些变故和动荡时,更要需要注意加强对孩子的监管。 最后再回归到开头的事件 女司机固然有错 可是乘客也要注意 行车过程中避免和驾驶员发生争吵 哪怕气炸了 也请忍一忍 毕竟全车人的生命在驾驶员手上 也在你的嘴上 我们吃瓜群众可是很惜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