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一条新闻刷爆了首页。一个车主因为另一个车主不让自己插队,出于报复疯狂别车175秒。最终被罚款并做出检讨。
估计开车的人看了这个,都恨得牙根儿直痒痒。这种强行作死的行为,简直就是公路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就让我们看看还有什么开车作死行为。
路怒症
有人曾说,开车上路,看路上只有两种SB:开得慢的SB,开得比自己还快的SB。不知道为什么好多人平时看着文质彬彬的,上了路倒像是吃了枪药。有时候危险就在火气上头强行超车的瞬间发生……

路怒症
危险指数:★★★★
疲劳驾驶
疲劳驾驶一直都是高居车祸发生原因排行榜前列的资深选手。睡眠不足导致的精神涣散甚至瞌睡,长期驾驶导致得注意力下降等等,都可能让人在瞬息之间遭遇险情。所以如果要长途驾驶,不仅要准备个“备胎”,还要准备个预备司机。毕竟安全为上。

疲劳驾驶
危险指数:★★★★☆
无意识
开车虽好,可不能任性。但是总有人想在车上玩点新花样。酒后驾车屡禁不止,更有甚者在开车途中和副驾或者和左右手玩些“不可描述”。意识恍惚的时候,能不出事故,才真是要道一声“老天保佑”。

无意识
危险指数:★★★★★
低头族
发短信、聊微信、看新闻、自拍、看小说、打游戏、看视频……现在智能手机普及,倒让人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了。不过不管怎么玩,毕竟不差开车那么一会儿,真有要紧事儿靠边停下处理完了再上路。毕竟路在前方,不在手下。

低头族
危险指数:★★★★☆
放飞自我
光脚开车(拖鞋高跟鞋开车)、手伸出窗外、人钻出天窗……空间太小确实会不够伸展,但是就这么放飞自我,小心危险也会跟着放飞自我。

放飞自我
危险指数:★★★★
交规虽然内容繁琐,但是却在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一个上路的人的安全。在自己的空间里,可以关起门来肆意发挥自己的任性,而在公共空间里,还是不要害人害己地作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