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车

试驾时,我们都在试什么?

收藏
2017-06-09阅读:85 编辑:zhuqingfeng

试驾是一件很主观的事,千万不要指望通过一次试驾就了解一款车,试驾的作用是利用有限的时间,建立起对一款车的第一印象——毕竟只是“试”,很多东西是要和车经过长时间磨合才能真正感觉到;而每个人又由于自身情况和认知的不同,对同一辆车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主观评价;另外选择不同车型作为参照物比较也会影响主观感受…总之,就是“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吧。

但即便如此,我们在试驾时也是要有侧重点的,接下来我们重点从几个方面说一下试驾时都应试什么。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试驾的重点并不是车辆性能,而是主观感受,这本身就是一门玄学。试驾前,做一些功课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说看看评测、口碑,了解其他人对这台车是怎么说的,详细查阅相关信息,包括车的外观、特点、配置、细节、价格、参数等等。这有利于我们在理性的认知基础上建立起试驾的感性主观感受。

到了试驾的时间,首先接近试驾车,观察外观。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图片和真车有很大区别,即便是看到实车,在室内和在室外的观感也不一样,在艳阳天和阴雨天的观感也会不同,因此要仔细观察,得到属于自己的第一手资料。

上车之后先千万不要急着开车,花点时间,先关注一下驾驶员视野,评估一下前后视野、仪表板视野、盲区等是否合适。

然后把能调节的东西全部调节一遍,感受一下基本的人机工程,比如说像座椅、后视镜、方向盘、遮阳板、车窗等。把他们调到一个自己觉得最舒服的位置,然后记住这个感觉,比如记住自己头顶离车顶还有多远、胳膊能否放在中央扶手上、座椅对大腿和背部的支撑怎么样等等。当然,别忘了顺便感受一下上下车便利性和内部装饰做工

感受完这些之后,保持驾驶位置不动,感受一下副驾驶和后排空间布局,评估一下舒适性。这是很多老司机试驾时都容易忽视的因素,毕竟我们开自己的车,可能自己很少有机会坐在副驾驶和后排吧。(有职业司机的除外…)

记住这些之后,让我们回到驾驶位,把能按的地方都按一按,顺便熟悉一下它们的位置与布局,像启动装置、转向拨杆、雨刷拨杆、大灯按键、空调按键、喇叭、手刹、中控、多媒体系统等,看看这些东西手感如何、系统反应如何、操作和布局是否合理等。

以上的事都做完了,我们终于可以开始发动车追求所谓“操控感”了。其实,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操控感也是一个很玄学的东西,本身也很难量化,但我们也可以这种感受细化一下。

● 首先是脚上的感受,这些感受大部分来自脚踏板,记住刹车、油门踏板踩踏前后的高度差如何,脚挪起来是否方便、舒服,车子随油门踩出来的随动情况,刹车的感觉是否适应,是否过于灵?或是过于迟钝。

● 其次是手上的感受,方向盘打起来是否让你满意,一般车在低速、中速、高速时方向盘的感觉是不同的,要注意一般低速过重、高速过轻都不大合适。还有就是挡位切换是否流畅。

● 然后是耳朵上的感受,包括开车时的胎噪风噪、发动机的声音、排气的声浪是否让你感觉到舒服满意(特别是如果你要买超跑的话,声音不好听简直是太难受了),当然你也可以仔细听,空调和转向助力产生的声音和音响效果是否让你能接受,甚至可以仔细关注一下有没有漏风声。

很多人试驾时太兴奋忘了顾忌耳朵上的感受,买车后后悔莫及。

● 最后是身体上的感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感受:

①油门感受,也就是评价一下不同情况下油门与车的关系,包括加速感觉、动力感觉、响应感觉等等。(也就是很多人说的“油门肉不肉”)

②过弯的感觉是否舒服适应,车身倾斜如何。 

③不同路面车辆表现,不同路况下的操作是否便利舒服,减震效果如何,是否舒适。

④车辆怠速时的车身抖动,也就是常说的“怠速稳定性”。这个可以在车辆怠速时慢慢感觉一下来自地板、座椅和方向盘的抖动是否明显,以及开关空调的变化抖动是否明显,在不在你能接受范围。

⑤自动挡车型原地 PRND 换挡的冲击是否明显,驾驶行进中换挡是否平顺以及换挡的冲击是否明显。

⑥急加油或急收油时,车辆是否有闯动感。

最后想说,建议一些诸如百公里加速、刹车距离、最大爬坡度、最高车速等不易测试的项目还是尽量交给专业的汽车评测人来吧,除非你有专业人士在旁指导,否则也不要轻易尝试。首先这些东西查查参数就能了解,抛开试驾时这些项目的危险性不说,真正日常开车时谁会没事玩儿个弹射起步啊…还是提醒一下:试驾也是在开车,开车就要安全第一!

总结一下,正如前文所说,试驾的目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建立起对一款车的第一印象。所以我们就需要明白我们要试什么、怎么试,然后学会用各个感官来更全面更科学地建立这种印象,从而帮助自己买到最满意、最适合自己的车。


.....
0评 我来评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