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价车对于自主品牌汽车或许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但在一些合资车身上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虽说一直受到人们摒弃、国家禁止,但总是灭不了,而且越是加价越卖得好,动不动就是加价两三万。中国的这些合资车到底怎么了,是谁给了他们加价的勇气,为何新政策都打不垮它们?
经销商装无辜

说到加价有的经销商装作他们也是无辜的受害者,想尽各种办法向你述说他们的苦衷,似乎是最值得同情的。通常以订单量太多、新车上市供不应求等理由讲述自己的无奈,如果你要是信了,恭喜你成功入套,宰你妥妥的。刚刚上市的新车加价至少还有理由,那些上市一年多的车还在加价那就不简单了,不再是单纯的供求关系,更多的是经销商在敛钱,或者故意营造热销的假象以达到非法牟利。有的4S店为了争取更多的车源与厂家高管有不明正当的利益来往,而这些钱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还是从我们消费者手中获取的,往往以加价的方式转嫁到我们头上。这样做的效果就是消费者一直看到这款车处于热销车型,天真的以为加价在所难免,自己把口袋的钱往他们手里送,这都是我们自愿上当的怪不了谁。
厂家睁眼瞎

汽车加价对于厂家来说也是好事,造假热销可能带来更多的销量,厂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多的是默许了这种行为。就拿本田思域来说,要是厂家强行干预了现在也不可能加价一万提车了,饥饿营销、加价营销下的车型不仅获得了销量同时还赚取了更大的利益,一举两得的事谁会不去做,谁会跟钱过不去呢?我们在这些方面永远斗不过更狡猾的厂家和经销商。
消费者自愿上当

现在有些消费者存在好货不便宜和攀比心理,宁买高也不买低。在同级别、同等配置的车型非要选择价格高的,贵的才是最好的,在购车上同样是这样的思想。总认为那些加价高、提车时间越长的车型品质就越好,新思域怎么样,上面的要求都满足了,加价这么久出的问题也不少,刹车门就导致至少35万辆车被召回,品质真的还好吗?买这类车的人更多的是存在炫耀心里,买这车价格贵,买的人又多,自己能买到就很自豪,殊不知厂家的诸多伎俩就让消费者自愿掏了腰包,如果我们没有这些心里存在,本田真的能得意忘形这么久?
编辑总结:加价车不会这么简单,都说存在即为合理,加价现象现在不仅没有得到制止反而愈演愈烈,各种变相形式也成出不穷,人们的各种攀比、炫耀心里早就了加价行为更加疯狂,但也没什么好说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没有强买强卖,在现在看来还是没法制止,你要是不接受这种行为,那就选其它车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