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国内驾驶证的历史变迁~

收藏
2017-09-21阅读:319 编辑:zhuqingfeng

在如今的21世纪,会开车已经成为一个必备的技能,带领大家了解了世界第一张驾照的起源历史后,不知道大家对于中国驾照的发展史有没有更好奇呢?我们今天几乎人手一个的小黑本,在当年的中国是怎样演变至今的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民国到建国时期:骡车、自行车等有驾照

袁世凯为慈禧买了第一辆汽车;1903年天津地区设立了管交通的警察;1927年至1929年上海先后公布实施《上海管理汽车司机规则》、《上海市汽车主司机执照章程》等;1934年12月国民政府内政部颁发全国统一的《陆上交通管理规则》,对汽车牌照和司机驾照的管理与发放做了规定。

据相关资料显示,民国时候的骡车、人力黄包车甚至汽车的副驾驶都是需要配备驾照的,而且每辆骡车也拥有一个车牌号,骡车驾照上得登记骡子的颜色。建国后,骡车依然需要驾照,同时自行车也需配备驾照。(图中为建国后期骡车驾照)

据考证,民国时期的驾照分为学习照、普通照和职业司机照三类。培训方式据说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而不是像现在在驾校培训学习。

20世纪初中国汽车驾照

20世纪20年代中国汽车驾照(辽宁省会公安局汽车司机许可证)20世纪30年代中国汽车驾照(1938年互通汽车各省市执业汽车驾驶人统一执照)

建国后到80年代:自行车有驾照建国后,自行车越来越多,发展成主要的交通工具,那时候规定自行车上路必须要申请执照。当时的自行车车型一般都比较庞大,学车难度就相对比较高,所以,那时候就出现了一些培训骑自行车的机构,学车有困难的群众可以进机构学车,车学会之后就可以领执照了。

80年代以前,机动车都属于公车,也就是说都属于某个机关和单位,私人是不准拥有私家汽车的。

当时上海有一位市民,他的外国亲戚送了一辆汽车给他,结果,面对不敢用和用不起的困局之后他把汽车捐给了单位。当时之所以这样规定,除了大家会联想到的政治环境的限制,也跟当时不发达的交通条件有关。

20世纪40年代中国汽车驾照(1949年10月新中国第一批汽车驾驶执照)

20世纪50年代中国汽车驾照

20世纪60年代中国汽车驾照20世纪70年代中国汽车驾照

80年代后至今:驾照逐渐普及

80年代以前,我国机动车都属于公车,私人是不准拥有私家汽车的。当时学车,只能在单位跟着会开车的师傅学,名额也是有限分配,学习到最终领取驾照得需要两三年的时间。直到80年代中后期,国家才逐渐放开对私人购置机动车的限制。

私人开办的汽车驾校从上世纪90年代才陆续出现,而后一直演变成如今我们所熟悉的驾校,并且手持驾照的人数在逐年递增。

20世纪80年代中国汽车驾照

2000年的驾照

现如今的驾照

随着汽车历史的不断发展变化,汽车驾照也随着历史变化而发展,不论是从其中印刷的内容还是样式材质上,中国驾照都是百年文明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

而如今的驾照样式相对于建国初期更加简单,携带也更加便捷,但是其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的本质却没有改变。同时,驾照直考这样的惠民政策也让获得驾照的方式更加多样化,未来的驾照会不会通过刷指纹或者身体芯片来代替呢,让我们充满期待吧。


.....
0评 我来评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