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朋友在向我们咨询有关选车、买车的问题时,一旦讨论到具体的配置时,我们总是用一句『买自己经济能力范围内最贵的』一言了之,你说这句话对不对?当然没问题,花的钱越多,配置越高,但是这也同时滋生出两个问题,一是经济能力范围到底应该怎么核算,有多少人,一咬牙买了高配,之后只能吃土了;二是高配产品的溢价值真的有那么高吗?有多少高配产品的高科技配置就是一副花架子,用起来一点都不好使。那么现在看来,我们真的需要重新审视选车时的观点了,对于一款车,到底该看重高中低哪个级别的配置最具有参考性,或者说哪个级别配置更值得购买?
对于一款车的低配车,我们一般是不推荐购买的,尤其是到了现当代的家庭用车,很多低配车依然没有基本的安全性配置,这一点真是让人非常恼火,而且在很多低价位的合资品牌产品甚至普遍存在,这和其他一些舒适型配置不一样,如果说很多人认为买低配车还可以通过后期改装完成度舒适度和外观内饰的改造,那么安全配置这一块就是很难再去做后期改装,那么现在很多朋友在选车时,都会先在网上看看配置,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在选车时,对低配车几乎就可以视而不见了,如果说有什么购买价值的话,那么就是这些低配产品在安全性上和中配车产品相差不是很大,否则,如果因为图便宜买了低配车,日后每一次开车,伴随着都是内心的惨痛OS:真后悔没有多花点钱买配置稍微好一点的车。


那么高配车到底值不值得购买呢?当然是值得购买的,但是通过很多车主反馈我们发现,很多产品的最高配在价格上已经逼近高一级别的中配产品的价格了,比如奥迪A4L四驱最高配,价格已经超过了A6L的最低配,所以购买最高配车型的人并不多,但是高配车型的很多配置是不是值得思考一下呢?
别的不说,之前比较火的一段视频,甚至算得上是东风日产的一次负面了,一辆配备了主动刹车的奇骏在现场活动时,直直的将女主持人给撞到了,自动刹车系统并没发挥效能,我们通过查询配置,发现这套主动刹车系统只是出现在奇骏2.5L最高配和次顶配车型上,但是通过这样一个事故,我们也发现,这套安全系统的可靠性并不是那么强,它对不同场景的触发机制是有所区别的,所以如果大家看了奇骏有关主动刹车天花缭乱的宣传之后,还是保持理智,不要为了这么一个看上去炫酷潮的配置,多花出那么多钱,不值得,而且看了那次事故之后,有几个车主敢放心的用主动刹车?而且越新潮的技术可靠性越值得怀疑!

那么这也就引申出我们的一个观点,就是对于高配车型的很多配置,其实只是看的时候有些高端,但其实在用车的时候几乎是不用的,再举个例子吧,很多车型将自动启停用在高配车型上,当然这也伴随着其他配置的丰富,但是我们开了这么多代自动启停的车型,除了丰田汉兰达的系统特别好用之外,其他的启停系统都会让整个驾驶过程显得很拖沓,所以很多朋友买了之后,用了几次,发现对油耗也没啥影响,一上车第一件事就是关闭启停系统,但是有些车的启停系统竟然关不了,那更加让人胸闷。所以对于很多车型的高配车型,很可能多出的配置并没什么用,只是看上去有用,还要多花钱,关键是钱花了还不用。

那么最后就是我们的一个观点了,那就是一款车的中配车型是最值得购买或者最具有参考意义的,相比低配车型,中配车具备了最基本的安全配置或者说还有一些额外的安全配置,而且在舒适性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配置即使没有,也无伤大雅,相比于高配车型,价格便宜,那么高配车型独有的电子化系统,即使没有,这辆基本配备了主要的安全性和舒适型配置的车型开起来也没什么问题,甚至没什么让你后悔的。
依然举个例子吧,我们之前购置了一台吉利博瑞,很多人都知道,我们选择的就是一款中配产品,首先相对低配产品,它有六向电动座椅、全景天窗、侧气帘,这已经基本符合我们的日常用车了,相比于高配车型,没有360全景影像、主动安全系统(车道偏离辅助、主动刹车等)、方向盘电动调节、座椅通风加热、后视镜折叠等,但是在城市路面行驶时,这些配置基本上用不上,而且就算是博瑞这样的大车,我们倒车时也能做到不用倒车影像就能安全倒车、停车,而且剩下的那些配置,无伤大雅,但是相比之下,主要的产品安全和舒适性配置到了,而且开了接近一万公里,我们也并没有为当初的选择后悔,关键是一下省了好几万,够我们加两年油了。这就是一个最真实的例子,在我们看来很有说服力。

所以对于很多朋友来说,看一款车值不值得购买,那就看看这款车的中配表现,如果中配表现优异,该有的都有,那就值得购买,如果一款车将好的配置全部堆积在高配车上,那么还是三思而后行,至少在性价比上就打了折扣。而选定一款车后,最有性价的也是中配车型,该有的都不缺,也不花冤枉钱,毕竟对于大多数买车的朋友来说,在乎的还是个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