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车

买车不要问我什么车最好 建议都在这里了

收藏
2017-10-12阅读:59 编辑:zhuqingfeng

其实想些这个主题有些时日了,毕竟做汽车媒体行业有些年头,周围的亲戚朋友买车都会找你问一下,这个车怎么样,那个车又怎么样。本着学以致用的心态,我也是很有兴趣跟周围的人讨论各种各样的车型。在这其中,大约有3句话的出现频率最高,今天我总结了一下拿出来讨论,如有偏颇,望笑看之。

1、不给自己带紧箍咒

X系车不考虑,X系车油耗太高,X系车毛病太多……

XX品牌不考虑,XX品牌油耗太高,XX品牌毛病太多……

这几乎是我遇到频率最高的回答。将眼花缭乱的汽车产品以国别或者品牌来区分,这展现了我们消费者的“聪明”之处,这也符合我们的思考习惯。比如看影视作品时,大家都是按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来简单的区分角色。

这样的思考习惯确实可以将问题简单化,但是并不可取。俗话说“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就算它是一个出产国或者一个品牌生产的产品,就可以打上约等号吗?这样的例子太好举了,比如在大家眼中主打经济实用的丰田,同价位有凯美瑞也有丰田86,这能一样吗。

当然,消费者可以有品牌偏好和品牌忠诚度,但是这些都是基于自身实实在在有品牌了解的情况下,而不是人云亦云或无端臆断。所以不要一开始就给自己上紧箍咒,很大程度上,它只会局限你的视野。

2、不要轻言越级购车

“买这个车还不如加多少钱,可以上XX车了”,这句话的“出镜率”也不低,大有从一台桑塔纳加成一台保时捷的气势。漫天的促销信息、诱惑的分期政策、销售的软磨硬泡,就连消费者自己也难保动摇。

不过现实的来说,国产品牌紧凑级SUV、合资品牌紧凑级轿车、合资小型SUV、合资中级车、合资紧凑级SUV,这些国内车市极为热销的车型密密麻麻的基本分布在10万至20万售价区间,有时候多添个1万元可能就会带来越级的享受。

我并不排斥选购更好的车,但是在面对这些诱惑之前,想好一个预算帽还是很有必要的。购车并不是一锤子买卖,消费者买车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所以综合的考虑花费,不要让购车反而拖累了自己的生活品质。

3、不要问什么车最好

如果借用男人喜欢把车比作女人来做比喻的话,很多人对车的需求就像是要求一个女人既清纯可人又风情万种,既端庄优雅又狂野激情,既强人本色又小鸟依人……那么我只能说,就算真有这么个人,那也是绝大多数人所配不上的。

回到车的话题,也就不存在什么车最好,而只有什么车最适合自己。驾驶、空间,经济、动力,品牌价值、维保费用……凡此种种,你总要去权衡取舍。而且就算你增加预算,那也还是需要取舍,毕竟你增加预算之后所对比选择的车型也发生了变化。


.....
0评 我来评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