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香港最牛*的汽车——香港警务处处长座驾交接,这辆车牌号为“1”的大佬级座驾,在当年吸引了了大陆各家媒体的眼球。
要知道在国内是没有这种特性化车牌的,而且如果要是有,这种车除了进进出出中南海之外真的就别无他处了。而香港的这辆车牌号为“1”汽车可不是来自政府最高行政部门的,而是属于政府警务司司长的专属座驾。

而香港究竟有没有一个像大陆一样省份或城市简称,加字母数字且保持一定数量的牌照呢?
答案当然是有的啦,但是几辆大佬车是不会有变化的,比如“CS”(Chief Secretary for Administration)、“FS”(Financial Secretary)、“SJ”(Secretary for Justice)和“CJ”(Chief Justice)分别是政务司司长、财政司司长、律政司司长和终审法院首席法官使用的公务车车牌。

终审法院首席官Chief Justice座驾

政务司司长Chief Secretary for Administration座驾
英雄本色让这些大佬们永远不会忘记自己在特区责任,这也是激励他们担负起治理责任的方式。
而香港的民用车则有一个明显的界线,在2006年9月份之前,所有的香港车就是像大陆一样“城市+‘数字’‘字母’”。


9月前的样子
而在2006年9月之后,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一切就像爸爸们得到了给孩子起名字的权利了一样,香港各位车主开始对自己的爱车牌照,展开了新一轮个性化装潢:


想象一下,在香港的街头,一辆5555装上HEHEHAHA的感觉,有没有那种车上的人随时随地就下车来一段相声或者是演个小品啥的。
而在大陆呢,汽车牌照不声不响的也发生了几次变化,从小编的家庭来看,我们家是在世纪之交的时候有了自己家的第一辆小车,当时的车牌号是辽A·字母加四个数字,在街上的时候呢,也基本上看不到字母在数字中间的车,大多数的车不是纯数字组合就是单个字母加数字,两个字母加数字的都很少见很少见!!!
而真正的中国汽车牌照历史,还要追溯到更久远的时候。
第一时期,第一代车牌,建国第一年
在这个时期呢,小编用头想了一下,好像有车的地方也就是当年多达十一个的直辖市,其他地方确确实实经济建设被战争摧毁程度比较严重了。

怎么样,不论从样式和年代都能看出来当时的汽车拥有量确实不多。
第二时期,第二到第四代车牌,1950年到1986年

之中经历了三种变化,但是大体的形象没有改变,已经具备了现在的车牌照的雏形,但是一看就是那种汽车工业还不算发达的国家。
第三时期,第五代车牌,1986年至1994年

嗯……这种车牌的话作为东北人的小编其实看过的还是不少,现在我们那边还有人把这种东西当做古董收藏起来,借于当时的特定历史时期以及中日关系特定的发展状态,中国的车牌第一次走上借鉴他国的道路。
第四时期,第六代车牌,1994至今

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了吧,就是现在的牌照,而现在的牌照同样随着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从纯数字慢慢发展到一个字母,两个字母,混杂字母。但是大体的情况是没有过多的变化的。
但是……各位老司机们,这种车牌你们见过吗?

只有北京,天津,杭州,深圳的老司机朋友们可能见过哦~
所谓02式短命牌,刚出现就意味着过度“个性化”,字母加数字的组合让人这就很尴尬,比如……

这就很难受。@布什

总之,车牌的变化说明我国到目前为止,汽车行业的发展式一步一步的稳步发展,当然有些很奇怪的车牌,也体现出了广大车主对自己的汽车的别样的喜爱,一份特色送给自己,也送给路上的其他朋友。请问,你怕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