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上个月的2017成都国际车展上,编辑被外场一个特殊的展位吸引,并驻足欣赏了许久。是什么车比内场的新车还吸引我的眼球呢?


就是这几台老爷车:蓝色轿跑是1961年的汽车联盟1000sp,里边粉色的那辆是1959年的凯迪拉克DeVille,而眼前这辆蒂芙尼蓝的咖啡车属于雪铁龙H van。这三辆车全部来自成都三和老爷车博物馆,而它们也成了车展外场的绝对主角儿。
说到三和老爷车博物馆,编辑早有耳闻,但却从未和它有过交集。早在2015年刚刚开馆试运营时,编辑就慕名来到成都,但因为种种奇怪的原因,最终和博物馆擦肩而过。而后几次来成都,也因为闭馆整改等原因遗憾错过。这次车展报道结束后,编辑决定在成都多待一天,去三和老爷车博物馆逛逛。
能让我这么趋之若鹜,肯定有很多硬货在啊!
第二天,编辑终于如愿来到了盼望已久的三和老爷车博物馆。在我看到各种硬货变成痴人之前,还是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不同于我们熟知的北京、上海汽车博物馆,三和老爷车博物馆显得更加小而精。在它的官方微博上,你能时常了解到一些关于老爷车的有趣故事;如果你是个资深的老爷车迷,或许你可以在博物馆的商店里找到好玩的周边商品。这样的博物馆给人感觉很亲近,也更接地气。当然,最惹人瞩目的,还是那些老家伙们。
美系藏品不胜枚举

在展厅摆放的展车中,美系车占了绝大多数,而在这些美系车中,战前车的比例非常高。在国外的老爷车优雅竞赛评比中,往往会以一战和二战的时期为界,将参赛车辆划归为不同的组别。

福特A型车 1903
这款1903年的福特A型车,是福特汽车公司成立当年推出的首款量产车。那个时期的汽车大多采用中置后驱布局,设计上还未完全摆脱马车的影子,但在福特A型车上我们已经能看到熟悉的板儿簧和充气橡胶轮胎了。

1906 凯迪拉克 M
凯迪拉克 M与福特A型车同属一个时期的车型,这个时期被称作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黄铜时期”,因为不少零部件是以黄铜制造。为了让凯迪拉克 M这款中置后驱车型摆脱马车的影子,也为了让它看起来更像当时新兴的前置后驱汽车,从1905年开始,凯迪拉克 M的发动机散热器被装在了车前,并套上了一个箱型结构,以此来迎合大众的审美。

1951 雪佛兰 贝莱尔
作为当时雪佛兰品牌的旗舰车型,贝莱尔不像同期其他雪佛兰车型一样只注重实用性和价格,它的设计在当时代表了通用的全新设计趋势,而它也可以看作是美国汽车尾翼设计风格的开创车型。
在一战和二战时期,美国是唯一一个参了战,但本土没有被战火波及的国家。从这方面讲,和平的国内环境帮助了美国的汽车工业的发展。在那段时期,美国诞生了许多汽车品牌,而当时世界上不少绝大多数豪华品牌也来自美国。

1951 派卡德200 & 1933 派卡德Super 8 双敞篷
派卡德这个汽车品牌在当年是可以和劳斯莱斯平起平坐的。比如照片右边的Super 8 双敞篷车型,除了前挡风玻璃外,在前后排座椅之间还有一副可折叠的挡风玻璃,这种独特设计在当时只存在于劳斯莱斯40/50HP、杜森伯格J型等顶级豪华轿车上。而这款产量只有三台的Super 8 双敞篷车型上还搭载了真空助力刹车泵、感载比例阀、制动鼓刹车系统等,无论当时还是现在,都是稀世珍品。

1929 派卡德 633 标准 8
1929年是派卡德公司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年,当年的销量为54000辆。而在派卡德的产品序列中,处于中等价位的633车系是最畅销的一款。633搭载一台5.2L直列八缸发动机,额定功率90马力,比之前使用的V12发动机质量更轻,但马力更大。



作为当时的顶级豪华品牌,派卡德拥有非常高端的私人订制服务。而车标,是当时最显身份的定制化部件。如果你关注圆石滩经典车展,会发现车展上派卡德的立标总是琳琅满目,花样百出。

1927 奥克兰 Greater Six
奥克兰在20世纪20年代被通用划归为旗下的中端品牌,定位介于别克和奥兹莫贝尔之间。后因经济大萧条,通用关闭了奥克兰的生产线,转而生产其他更受消费者喜爱的新兴品牌,这其中就包裹奥克兰公司自己设计并生产过的庞蒂亚克汽车。

1950 庞蒂亚克 酋长
庞蒂亚克能“活到”二战后,首先要感谢奥克兰的牺牲奉献。不过这个品牌的命运一直不太平坦,即便在二战后庞蒂亚克也因为设计过时等原因命运告急。2010年美国次贷危机,自身难保的通用决定放弃庞蒂亚克,最后这个品牌以破产告终。一声叹息,毕竟不是通用亲生的。

1938 斯图贝克 指挥官
编辑第一次认识这个汽车品牌是在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中,没错,就是眼前这辆参加了电影的演出。在电影中,这辆指挥官参与了一次“送出上海”的行动,戏份满满。

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中的情节
在20世纪30-40年代,斯图贝克指挥官曾作为国民党部级官员的政务用车。当时斯图贝克的定位有些类似现在通用旗下的别克品牌,属于中端稍稍靠上的品牌。
因为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都未波及到美国本土,所以美国老百姓的经济状况相对较好,消费者的购买力也十分旺盛。这也催生出了不少汽车品牌,在一战之前,美国的汽车品牌数量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但经历了经济大萧条的席卷后,诸如派卡德、杜森伯格等豪华品牌难以为继自身的发展,也错过了推出平价品牌的时机,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像福特、雪佛兰、凯迪拉克等更接地气,更能看透时局的汽车品牌走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