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完全无人的谷歌无人车上路了!为人类历史上首次

收藏
2017-11-10阅读:168 编辑:zhuqingfeng

上周,一辆自动驾驶车真的完全无人上路了!真的没有人!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意味着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公共道路上的 L4 自动驾驶!

此前的公共道路上的自动驾驶测试都是 L3 级别,即需要有一个驾驶员处理紧急情况,而这一次,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的无人车公司 Waymo 开始在凤凰城的公共道路上测试无人驾驶,驾驶座上真的没有人!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自动驾驶的简单分类:

(L1 - L5 自动驾驶)

Waymo 的测试成功意味着,L4自动驾驶商业化之路正式开启,让其他厂商压力山大。

正式上路的车款是与克莱斯勒合作改进的 Pacifica 混合动力商务车(俗称minivan),首个试点的是亚利桑那州郊区 Chandler 市,属于凤凰城大都会地区。

从科技媒体 TechCrunch 的报道显示,车体呈白色,车门印有 Waymo 标志。在公共道路行驶时,车内将完全没有驾驶员,乘客一律坐在后座挤上安全带。

(图片来自TechCrunch)

前排座椅的背部有一块显示屏,可以简要标出车辆行驶的路面情况,以及与行人、建筑物和其他车辆的相对关系等。

连接车顶的是一个小箱体,外置四个按钮,分别是开车、路边停车、锁车/解锁,以及即时呼叫客服。用户中途可以随时下车,不会像美剧《硅谷》展示的自动驾驶只能一口气开到目的地。Waymo 网约车的过程将跟 Uber 和 Lyft 一样,通过软件 App 叫车。

(车体按钮)

此外,Waymo 会在Chandler市试点成功后,将逐步推广到整个凤凰城大都会区。但具体向公众开放时间未知,目前还是测试阶段。

无人车是必然趋势

早在一年半之前,硅谷密探曾采访谷歌无人车之父特龙(Sebastian Thrun),论述了在可预见的未来内(5 - 10年),自动驾驶在大部分情况下替代人类驾驶,几乎是必然的。

主要基于三大原因:

第一,机器在感知上比人类强很多。

机器上有各种敏锐的传感器、雷达、摄像头等等,比人眼感知的范围更广,所以可以比人类更早做决策而且可以更快做反应。

比如特斯拉去年十月宣布的完全支持自动驾驶的硬件升级(被称为HW2),能够让车“看到”人类无法看到的世界(更远、更广、更清晰),可以同时看到多个不同的角度,超越人类能够感知到的范围。

举个例子:围绕车身装载 8 个摄像头(车头两个,左右车身各两个,车尾两个),提供 360 度视角以及 250 米距离的可视范围。前置增强雷达,在不利天气条件下(如雨、雾、烟尘等),提供更为清晰准确的探测数据。这些都是人自身感知能力无法达到的。

这还只是在特斯拉当前价格下能达到的硬件方案,随着硬件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我们能获得更好的方案。

第二,机器比人类精力充沛。

在全球范围内,疲劳驾驶已成为导致交通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美国的公路上,每年由于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进入睡眠状态而导致大约10万起交通事故。

没错,人会疲劳,而机器不会疲劳。

最后,机器比人更理性。

人会有情绪,会因为慌张、会暴怒而做出危险的行为,但是机器不会犯这些错误,这是机器的一大优势。

机器目前做决策上或许比人类要差一些,特别是面对各种极端情况以及不确定性,但是这一块在不断地提升,开车本质是个简单重复的事情,对于人工智能系统来说,其实难度没那么高。

从事无人车研发,就是不断提升无人车处理各种极端情况下的能力,覆盖各种可能的极端案例,把安全性不断增加。好就好在,这些无人车提升的决策能力获得后可以迅速的转移到其他无人车上,这就是技术的魅力。

机器可以通过空中升级立马获得新技能,但人类成为老司机前都是马路杀手。

当然,机器也无法保障100%的安全率,因为机器会有故障,算法也有瑕疵,但是人类也无法做到100%的安全率,只需要超越人类,就将有助于降低每年全球车祸120万人的死亡数字。


.....
0评 我来评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