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中国水陆坦克发展史:05系列争光 综合技术世界第一

收藏
2017-11-11阅读:348 编辑:zhuqingfeng

坦克自问世以来,就有个大问题很难解决,那就是涉水。

坦克过河的办法不外乎三种:一是架浮桥,还有加装浮筒让坦克浮在水面,用履带划水过河,最后一种办法是在发动机上装排气筒,坦克从水底潜渡。

 

 

但是这三种办法弊端也很大,架桥通过的距离有限,浮筒遭受攻击,坦克就会变成铁砣子沉入水底,而潜渡无法通过太深的水域。

 

所以水陆两栖坦克顺理成章地被开发了出来。

中国自然条件复杂,南方地区河流水系发达,普通坦克使用起来较为困难,这就成为研发两栖作战车辆的契机。

中国最早的国产两栖作战车辆,是63式水陆两栖坦克。

它在1963年定型,是中国坦克中少数经历了实战的型号。

重量18.4吨,主炮口径85毫米,发动机功率400马力,路上行驶速度每小时64公里,水上最大速度每小时12公里。

 

 

针对实战中暴露出的问题,63坦克进行了后续的改进和升级,这就是63A坦克。

63A坦克主要的改进是将主炮口径从85毫米增加到105毫米,动力提升到580马力。在装甲防护上也进行了升级,坦克总重量增加到22吨。

63A虽然车体部分和63相同,但是性能却高出很多。

主炮在2000米距离可击穿500毫米均质装甲,可以有效击毁m60等中型坦克,对付钢筋混凝土工事最大厚度为1.5米。

63A目前仍在服役,不过已经逐步被新型的两栖战车取代。

在63式坦克的基础上,还发展出一款水陆两栖装甲车,这就是77式装甲输送车。

它拿掉了63式的炮塔,将战斗舱室加高,变成人员运输舱室。

 

 

77式装甲输送车一次可以运载20名士兵。

77式后来形成了一个系列,包含77式两栖步兵战车、两栖指挥车、两栖战场回收车、两栖迫击炮车等型号。

而国产其它的装甲车,尽管并非为两栖作战研发,仍然具有水上行驶的能力。

如63装甲车族、89式步兵战车车族等,因为皮薄馅大浮力充足,可以用履带划水在水面行驶,速度大约每小时6公里,最新的ZBD-03空降战车也具备两栖作战能力。

不过它们并非专用的两栖步战,在登陆作战时很容易被敌军火力击毁。

说到这里,主角该出场了。

 

 

2005年,中国新一代水陆两栖战车,ZTD-05两栖突击车横空出世。

它的性能大幅度刷新了以往的记录。

ZTD-05两栖突击车全重29吨,安装了99式重坦1500马力的发动机,动力性能卓越。

配合最新的喷水推进器和车体前部防浪板,ZTD-05可以在水面跑出每小时40公里的惊人速度。

和美国新一代的两栖远征战车处于同一技术水平。

不同的是ZTD-05武器种类更加强大,加装30mm机炮就成为两栖战车,换成105mm坦克炮就变成两栖坦克。

 

 

此外还安装了两枚红箭73C反坦克导弹,可以对3000米外的目标发动攻击。

除了动力火力的进步,ZTD-05的火控系统也插上了新时代的翅膀。

由弹道计算机、激光测距仪和传感器,以及车长炮长瞄准镜组成的先进火控系统,可以使ZTD-05在3秒钟内捕捉到1000米外目标,14秒内捕捉2000米外目标,并开火射击。

因为美军的EFV项目已经下马,所以毫不夸张地说,ZTD-05两栖战车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两栖战车,没有之一。


.....
0评 我来评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