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多地几次明显的降水使得气温骤降,路面湿滑。下雨影响着人们的出行,也考验着我们的车辆。那么严冬时节有很多用车小细节容易忽视,稍不留意就会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用车,虽然距离真正的寒冷还有一段时间但相信很多车主都已经开始为迎接寒冬做准备了。今天就来聊聊那些应当牢记的严冬用车细节。
底盘不除锈,容易漏油
说到底盘,它是最容易被车主忽略的地方。相对于车身和胎压的检测,底盘的检测更为重要。同时,长期行驶容易使底盘污垢较多,而且在行车当中不小心也会导致底盘和油底壳变速箱漏油,所以,进行底盘的专项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秋冬季节汽车底盘的保养重在除锈,底盘的金属材料在经过了暴晒和接触雨水以后,容易出现生锈的现象,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必须对底盘进行除锈处理,并检查是否存在刮花、螺丝脱落等现象。
雪后尽快洗车,防止融雪剂腐蚀车漆。

大雪过后,为了尽快清除路上的积雪保证道路畅通,市政部门通常会在道路上大量喷洒融雪剂。然而从成分上看,融雪剂中含有大量的盐以及多种化学物质,虽然它可以尽快融雪,但是开车溅起的雪水混合着融雪剂残留在车漆上会严重腐蚀车漆,因此雪天行车后应当尽快洗车,以保证车漆的健康。

由于冬季较冷,大家在洗车后一定要将外观擦干,不要让水在车漆表面残留,否则极有可能结冰。严重时会冻住车门,门把手,车锁甚至车窗等情况。
火花塞坏了,启动不起来

点火系统关系着车辆能否启动,在入冬前后,车主朋友应该仔细检查一下这些部位,尤其是一些插头部位,看看是否生锈,一旦生锈,就要使用专业清洗剂处理。在清洗剂的选择与使用上,也要选用正规的养护产品,以达到最佳效果。火花塞的保养也同样重要,一旦发生问题,就会引起车辆抖动或者打不着车。
暖风不要开太足,以免犯困。

冬天气温低,开车时开启暖风很常见,不过这里建议大家冬季开车时,尤其是午后或夜间,尽量不要将暖风开太足,车内过于温暖容易犯困造成安全隐患,暖风开到温度适宜,不冷即可。
上车就被电,该注意这些

冬季天气干燥导致静电现象更为明显,往往车主拉开车门时会被“狠狠”电到,以至怀疑车辆漏电。 要应对这种情况,可以多洗车、周期性打蜡,减少车内外灰尘吸附等;车主多穿纯棉衣物、多喝水、涂润手霜等,都能有效避免人体静电产生。另外,车内若开空调制暖,时常打开空调的外循环或打开车窗透气,也能有效避免车内静电产生。
雨刮片要定期观察

冬季雨刮器的工作强度和恶劣工作环境丝毫不逊于雨季。由于橡胶的特性,冬季雨刮片容易老化僵硬,刮水效果变差,如果正巧赶上下雪,雪水本身就容易在风挡上结冰,雨刮片不能将雪水刮净,会影响视线,所以冬季来临要更加频繁的关注雨刮器的健康状况。
检查车辆机油是否能够承受低温

冬季用油有6种。冬季用油牌号分别为:0W、5W、10W、15W、20W、25W,符号W代表冬季,W前的数字越小,其低温粘度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适用的最低气温越低;
检查轮胎胎压

现在很多汽车都会装上胎压监测器,这样就能及时的看到行驶过程中车辆胎压的情况!但是对于一些没有胎压监测器的车,可以在开车前检测胎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先看轮胎的最大胎压,一般在胎壁标识处有写气压psi数值;然后在车门找到推荐胎压!检查备胎的胎压以及是否存在龟裂老化等现象。
检查刹车系统是否正常

检查刹车片、刹车盘磨损情况,刹车系统对汽车行驶安全至关重要。但对刹车系统的检查保养却往往被车主所忽视,往往等刹车系统不正常工作时或者亮了刹车警示灯,才对刹车系统进行检查,这已经很危险了!!很多车主认为,车辆的刹车性能只与轮胎有关,但其实刹车的灵敏与否和刹车系统是否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叉车系统出了额问题,那配置再高级的轮胎也是白费。
冬天驾驶要谨慎

提前选好规划路线,随时关注新闻、天气动态,随时做好准备。驾驶技术一定要有,技术一定要到家,要有一定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