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人买车的通病还是要从根源说起,因为汽车进入我们私人消费市场的时间相比发达国家还非常短,而价格相比我们的普遍收入又非常高,这就导致我们对于汽车商品的认知存在了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云亦云

自古咱们就有句老话,“傻子过节看街坊”。在买车这件事上,大多数人也都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来的,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怎么说怎么买就成了自己的第一参考对象,于是乎才造就了无数“神车”悉数登场。买对了皆大欢喜,买错了还有几个垫背的,至少找点心理平衡。
好面子

说白了就是虚荣心在作怪,买车这么重要的事怎么可能比别人差,至少得足够在自己的圈子里显摆一阵子再说,豪华品牌买得起要买,买不起借钱也要买,大不了天天啃馒头,也不能折了面子,要不连个女朋友都找不着。
看得见的都得好

我们在买车时总会遭遇销售员的轮番轰炸,告诉你这个车有多好多好,要配置炫、空间大、科技感强、动力足等等等等,因为我们在买车之前总是更关注这个车表面的价值,而往往会忽略很多同样重要的东西,比如后期保养维修的便利性和价格、车辆保值率以及实际驾驶中的实用性到底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