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蓝旗亚 Stratos -退役年份:1978年
谈到蓝旗亚,第一印象绝对是飞驰在泥土中的WRC赛车,在上世纪70至80年代,WRC没有太大的限制,任车厂自由发挥,结果每一辆洪水猛兽车重不足一吨,马力却动辄500以上,在沙地进行百公里加速就可以和赛道的F1赛车一争高下。蓝旗亚旗下经典拉力赛车不少,但楔形设计的Stratos最深得我心。

此车的设计还有一点小故事,70年代时值楔形车身和跳灯设计流行时期,博通和宾尼法里纳在争最低车型设计,Stratos原型车即博通 Stratos Zero(曾出现在迈克尔·杰克逊的《月球漫步者》电影中),蓝旗亚曾试图接触博通准备量产Zero,但迟迟没有给博通准确的答复,博通高层直接驾驶Zero到蓝旗亚工厂,蓝旗亚也决定和博通合作,抛弃不切实际的设计,保留仅1100毫米的车高,轴距缩短至仅和奇瑞QQ一样的长度。

博通 Stratos Zero
以轻量化为理念,玻璃纤维的Stratos仅重960千克,搭载一具V4发动机,中置后驱的布局及短轴车身让其在 WRC赛场如鱼得水,在1974年—1976年连续三次荣获WRC冠军,在1975年换装法拉利Dino发动机,不断称霸其他赛场和延续拉力传奇,1978年披带一身荣誉退役,受到无数车迷追捧,甚至在2010年,一位收藏家以法拉利430SC为基础和宾尼法里纳重造Stratos。

左为2010年私人定制的蓝旗亚 Stratos
2、德罗宁 DMC-12 -退役年份:1982年
如果评选一辆电影明星车,邦德的马丁肯定榜上有名,除此之外,《回到未来》系列中德罗宁 DMC-12在车迷影迷中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虽然第一部电影拍摄于1985年,不过德罗宁此时早就停产两年,但后置后驱,欧翼门的DMC-12散发出科幻气质让导演决定让其担任三部曲主角,也让DMC-12也在全球范围大火。1983年一位德国商人,1995年一位美国企业家都曾接手过德罗宁,但不生产新车,为DMC-12爱好者提供保修维护工作。

《回到未来》中 DMC-12的造型
德罗宁由庞蒂亚克前工程师威廉·柯林斯于1975年创立,虽说成立于美国,但生产线却远在北爱尔兰,但北爱尔兰的失业率高居不下,所以政府派来的工人都是一张白纸,没有任何技术和经验,结果预计1979年下线延迟到1981年,但对于一家仅有一款车型的厂商,一年售出9000辆也算是不错的成绩,没想到公司刚起步时,1982年底创始人涉嫌吸毒遭到拘捕,后证明清白,但当时群龙无收首的公司遭受重创,最终只能选择申请破产保护,不久在1983年宣布破产。电影中主人公穿越到2015年,于是去年也传出德罗宁复刻的消息,但现在又销声匿迹。

3、阿尔法 罗密欧 Spider -退役年份:1993年
第一代 Spider就是电影《毕业生》中达斯汀·霍夫曼的座驾,相信电影中达斯汀在高速公路驾驶着红色 Spider去寻找他内心真正的爱人,此时响起《Sound of Slience》相信让无数人感动,也让操控出色的 Spider成为最受欢迎的敞篷车之一。
Spider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很多50到60年代的草图和概念车,包括同门概念车Superflow IV的车身细节,不过阿尔法决定取消概念车的车顶玻璃设计,但仍保留一些明显的设计特征。此外,Spider是宾尼法里纳创始人巴蒂斯塔·法里纳亲自参与设计的最后一辆车型,在1966年首次亮相于日内瓦车展后不到一个月,他便过世了。

虽然Spider的同名“继承者”生产到2006年,但不少阿尔法车迷认为菲亚特介入后引进的前驱平台让阿尔法失去原来的意大利式浪漫和激情,可以说真正的Spider在1993年就停产。
4、丰田 Celica -退役年份:2005年
在标致、奥迪和蓝旗亚统治上世纪80年代的WRC赛场时,“只造家用车”的丰田也开始关注 WRC,士力架正是丰田的拉力试水之作,1970年发布的Celica还属于日本的模仿造车时代,当时受到风光无限的野马影响,第一代士力架的造型和野马异曲同工,北美或澳洲车迷称其为“日本野马”,后来在Celica的平台上也衍生出Supra和凯美瑞两款在丰田历史上最为伟大的车型之一。

第一代丰田 Celica Liftback
Celica在1972年第一次参加WRC比赛并拿下第九名,但Celica直到10年后即1982年新西兰拉力赛才拿到第一个拉力冠军,到1988年到1997年间,士力架获得WRC A组别的两次厂商冠军和四次车手冠军,也是丰田参加拉力比赛最高光的时刻。遗憾的是,当第七代Celica推出时,丰田已经退出WRC赛场,也造成性能出现一点缩水。

于是之前延续三代之久的小排量涡轮发动机和四驱的顶级型号也不再提供,连高性能型号也是自吸前驱。此代Celica也饱受诟病,在2005年停产后也再无回归计划。
5、庞蒂亚克GTO -退役年份:2008年
这是又一个在通用旗下走向末路的品牌,但其经典车GTO作为真正意义上美式肌肉车却极具历史意义,更有被铭记的理由。64年的第一款GTO,充满力量感的车身线条下面搭载大排量的V8发动机赋予了GTO超人的速度。到80年代庞蒂亚克开始转型为止,GTO共售出70万辆。

GTO在当时盛行肌肉车的大环境下依靠较轻的车身获得较快的速度,从而战胜了其他对手,开始成就传奇车型。
但庞蒂亚克如同萨博、悍马一样,除了大环境能源危机的影响,还受制于通用同平台战略,使其丧失个性,成为了又一个通用旗下的亡灵品牌。BTW,通用毁掉的品牌足足可以写一篇长文了。
6、悍马H1 -退役年份:2009年
说起悍马,大家印象最深的应该是美国战争题材篇里那些士兵们的座驾,对于一个在部队呆过两年时间的我来说,对其更有一定的亲切感。
悍马原本只是AMG旗下为军方提供满足军需多用途要求的越野品牌,大马力、高通过性、高载重能力、高机动性,在“海湾战争”中展示了英勇形象后,AMG(非奔驰AMG,而是美国重型军用车厂)便开发了民用版悍马H1。H1很大程度上沿袭了军用悍马的品质,在舒适度、动力性、内饰改进为民用,但同样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被通用收购后,悍马在民用车方面继续推出H2、H3,也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有机会基础到“军车”,但悍马毕竟是悍马,虽然具有极强的越野性能,但也具有高耗油性啊,08年的金融危机使通用边缘化或者说放弃了这么一个小众,只有军方消耗得起的品牌,使悍马走上末路,断送了前程。还是那句话,过于极端的个性,要么活的灿烂如霞,要么死的可歌可泣。
7、萨博 -退役年份:2011年
萨博,过于追求极端的家伙,也最终败在了自己的孤傲上面。这个将造飞机理念带到造车上面的汽车制造商,萨博涡轮之父Per Gillbrand为涡轮可靠性做出重大贡献,为涡轮普及化铺下奠基。当废气能量不断冲击涡轮叶片,涡轮转速不断上升导致增压值不断提高,容易使叶片报废,也是初期涡轮可靠性差原因之一。

Gillbrand说“所有的发动机都有油泵,燃料泵和水泵(燃油泵是让燃油通过油管到达发动机,也称低压燃油油泵;油泵是提供压力,帮助燃油气雾化再进入气缸,也称高压油泵),却为什么没有气泵。”因此他研发出废气泄压阀,通过泄气降低排气端涡轮机的压力,涡轮也维持在一个特定的增压值,涡轮保持稳定工作也可以提高可靠性。由于99 Turbo过于辉煌,位居美国一本著名的科学杂志《Popular Mechanics》列出时代10佳涡轮车第二位,也让部分人误认为萨博是第一个运用涡轮的厂商。
生存不过60余年,将“人车合一,贴地飞行”作为公司精神的跨界汽车制造商,萨博在汽车界引起的作用和在历史中的地位都足以让车迷们为萨博的消失而扼腕叹息。萨博车型更多的代表着安全、科技和运动,但就是这么一个像制造飞机一样制造汽车,顽固追求速度偏执到近乎疯狂的公司,显然不能迎合现在消费者对舒适度、外观、油耗的要求,谁会希望坐在一辆速度快到飞起但颠到身体快散架的汽车里呢!但个性这种东西,怎么说呢,萨博因为个性辉煌过,但也因为个性举步维艰过,最终因为通用的同平台战略却失去了个性,成为依附品,沦为牺牲品。
8、三菱EVO -退役年份:2015年
今天科比的退役让我联想到的第一款车型就是三菱的EVO系列,同样风风光光20余载,成就过辉煌,也承担过失败,最后都不得不妥协,退出各自擅长的领域。科比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刻上野心、永不言弃的烙印,而EVO同样也给性能车迷留下无数的精彩瞬间,操控、动力、速度,这些就是EVO的印记。

第一代就是为速度而生的LANCER EVOLUTION I,在WRC的赛道上引领着后继者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辉煌,从EVO I到EVO X,走过二十多个年头,最后不得不像大环境低头,现在的车市已经不给有着高性能、大动力,但同样也有着高油耗、低舒适度的车很多生存空间了。三菱最终向老对手斯巴鲁WRX STI举起了白旗,无数的事实证明,在汽车界,极端的个性追求带来的更多是引火自焚。
9、大众辉腾 -退役年份:2016年
辉腾,一款争议极大的车型,研发于上实际90年代皮耶希统治下的大众,彼时不甘的皮耶希决定提高大众在欧洲的地位,提到和奔驰宝马两位公认豪华车品牌媲美的程度,之前的大众就是生产国民车甲壳虫发家,后来欧洲经济的衰退也让大众放弃过高端跑车项目,现在突然造豪车在世人看来无疑是痴人做梦,但他认为不能再等下去,即使现在赔钱赚吆喝也对未来的布局和发展也极具意义,如果现行技术不行就收购,便斥资买下劳斯莱斯及旗下的宾利,以及曾经最豪华的超级跑车布加迪,结果后来皮耶希的严格要求让大众只能自行研发技术。

辉腾项目耗费5年时间和10亿欧元,大众最高级的技术和最豪华的材料都在辉腾上出现,自2002年诞生14年来,每卖出一辆就亏本2.81万欧元的辉腾为大众集团造成20以亿欧元的损失,结果2015曝出的排放门事件让大众只能做出停产的决定。但辉腾肯定完成皮耶系希的目标,另外辉腾的平台也应用于宾利欧陆,而欧陆就是宾利旗下销量最佳的车型,即使去年没能实现超越丰田的目标,但没人会否认大众的实力。如此说来,辉腾的退役可以说相当圆满成功,只是如今大众遭到当头一棒,财政受到巨大的影响,疯狂的时代远矣。
10、本田NSX -退役年份:2005年(2015年复出)
最后一个,其实并不是完全退役的车型,而是在沉寂了十年之后又重新回归的车型,本田NSX。这款本田在90至05年制造,拥有全铝车身,首辆采用F1设计理念打造的“东瀛超跑法拉利”,在15年北美车展上重新回归。

本田当初NSX的目标是性能能与法拉利相媲美,可靠性更高、价格更便宜的一辆超跑,这也就是当初NSX的传奇所在。但相对于很多车企或者说很多车型的昙花一现,NSX当时也面对着这样的问题,本田想要继续这个神话,在去年推出新款NSX,算是对自我品牌的重新认证,重新打造,也算是对车迷们的一个安慰吧。

之所以选择NSX这个消失了十多年又出现的品牌,是和今天的主题有关的,如同科比,带给我们太多的精彩,太多的回忆,虽然我们都不愿承认,但还是抱着一丝丝希望,像NSX一样,能有一天重新看到科比站在篮球场上。就算是一辆概念车,就算是一个投篮,对于车迷、球迷来说,也是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