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美国的破坏与插手,造成台湾孤悬海外,台湾问题也成为对中国怀有敌意的国家屡屡制造事端的由头。由于中国逐步强大,虽然世界上包括美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承诺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但出于意识形态的对立和自身利益,美国等西方国家从没少拿台湾问题做文章,为了捍卫国家的主权,台湾问题一直是中国外交斗争的一个焦点。在各种反华势力的挑动下,为了一己私利,少数国家往往会做出一些违背承诺的行动。看到中国二汽与法国雪铁龙合资项目已签,法国政府立即开始了另一个酝酿已久的阴谋。
1991年4月,法国外长迪马访问中国。在与中国外长钱其琛交谈中,迪马突然向钱其琛提出,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各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也在进行调整。法国认为与台湾做生意的时机已经成熟。法国准备在环保、污水处理、高速火车、护卫舰等项目上与台湾合作。迪马称,出于经济上的考虑,法国打算向台湾出售护卫舰。法国政府认为,护卫舰是防御性的,而非进攻性的,这笔生意对法国船厂来说,是一宗大买卖。美国已卖给台湾四艘护卫舰,美国能卖,法国为什么不可以?法国在这类问题上不应受到歧视,不能让美国独占便宜。
迪马的这一番荒谬言论当即受到外长钱其琛的驳斥。

面对中方的严正交涉,法方诡辩说,法国售台军舰是从经济利益考虑的商业行为,法国政府一个中国的政治立场没有改变。1991年6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鹏会见并宴请了法国通用电气阿尔斯通公司董事长德乔治及其一行,李鹏让德乔治向法国领导人传递信息:中国领导人重视中法关系,但坚决反对法国向台售武。德乔治当晚就打电话,向法国有关高级人士通报了信息,返回巴黎后又向法国政府做了详细报告。但法国却置中国政府的强烈关注于不顾,依然我行我素。1991年6月6日,法国外长迪马向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通报:
法政府决定不反对法商和台商就法向台湾岛出售护卫舰事进行谈判,谈判范围限于舰体和不包括武器在内的舰上设备。法方做出这一决定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并注意到了中方对其安全的合理的担忧。这是一次纯粹的商业行为,不牵涉与台湾当局的任何官方关系。法国政府强调,这一决定的执行,无论如何不会损害法国承认北京政府为中国惟一合法政府的一贯立场。
法国售台的军舰被称为“拉斐特”,是法国海军用了整整五年时间开发出的新型导弹护卫舰,“拉斐特”排水量3600吨,具有良好隐身性能。1990年12月15日,首舰“拉斐特”号在法国里昂海军船厂开工建造,1992年6月13日建成下水。就是这样一种极具威胁的新型战舰,法国却要将它卖给台湾。
“拉斐特”案吊起了法国人的胃口,他们开始得寸进尺。

1992年1月31日,法国外长迪马再次向中国外长钱其琛提出,法国正在考虑向台湾出售“幻影2000”战斗机。“幻影2000”战斗机是一种作战效能较高的进攻性武器。法国在售台军舰时曾辩解说,护卫舰是防御性武器,法国不会出售进攻性的战斗机给台湾。现在,却自掴耳光,又想售台战斗机。
为了阻止法国向台湾出售“幻影”战斗机,中方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先是向法方提出严正交涉,指出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质,表示中方绝不会容忍。同时,还积极采取措施回应法方提出的所谓“法对华贸易严重不平衡”的问题。中方派出经贸代表团访问法国,明确表示,如法方放弃售台“幻影”战斗机,中方将派采购团访法,签订一批合作项目,并可现汇购买20亿美元的法国产品。代表团还向法方提供了一个可能同法方合作的项目单子,共8大类,50个项目,总金额达154亿美元。
(钱其琛《外交十记》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2年11月18日,法新社援引台湾方面的消息称,法台双方已于当日签订了法国向台湾出售60架“幻影2000”战斗机的合同,但出于外交上的考虑,双方都没有正式公布此事。12月22日,法方向中国驻法大使正式答复:法国政府已决定批准法企业向台湾出售60架“幻影2000—5”防御型飞机,同时表示,法方对飞机做了必要的技术限制,飞机是防御型的,不带空中加油装置,不配备空地导弹,不会对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安全构成威胁。
面对中国的抗议,法方辩称,此项合同属一般性商业行为,美国能向台湾卖武器,法国为何不能?法国对华贸易存在巨额逆差。法国航空工业处境困难,需要寻找出路。
法国决策层内有不少人认为中国软弱可欺,以为中国这次一样会忍气吞声。
对法国的错误行为,中方做出强烈反应:撤销部分拟议中与法方合作的大型项目,如广州地铁、大亚湾核电站二期工程、购买法国小麦等;不再与法国商谈新的重大经贸合作项目;严格控制两国副部长级以上人员的往来;立即关闭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
法国售台武器不就是为了商业利益吗?中国的做法让法国认识到,法国必须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1993年法国社会党政府在大选中下台,法国“保卫共和联盟”取而代之。为修补受损严重的中法关系,1993年7月和12月,法国新政府总理巴拉迪尔两次派特使来华磋商。经过长达半年的多轮磋商, 1993年12月28日,法国政府在中法两国政府联合公报中承诺:
法国政府承诺今后不批准法国企业参与武装台湾。

二汽雪铁龙项目虽然没有停下来,但进展也明显缓慢下来。等到中法关系重回正轨,二汽轿车项目已经停滞了4年多。从1988年二汽与雪铁龙公司接触开始,直到1992年5月18日,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成立。1993年元月、3月,神龙汽车公司武汉工厂襄樊工厂分别奠基开工。1995年9月,神龙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第一辆富康轿车才走下生产线。这与原定1992年投产的规划晚了三年多。
1998年2月27日,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与香港索菲纳有限公司在武汉签署首批12辆神龙富康轿车出口合同,这是在“进口替代”口号下建设的二汽轿车合资企业第一次出口,如此的出口数量让人们对当年“进口替代”口号再次反思,12辆这个数字与当初声称2/3出口的承诺也让合资项目的当事人与推动者倍感尴尬。
2000年11月,二汽雪铁龙合资项目一期工程通过国家竣工验收,实际完成投资131亿元,大大超出二汽当年给国家上报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61.4亿元。2004年元月,二汽30万辆轿车工程奠基开工,预计2006年完工。大大晚于二汽当年给国家上报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所保证的完工时间。
二汽雪铁龙合资轿车项目,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

(作者:徐秉金 欧阳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