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相继发布了《2018年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和《2018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两份文件,提出将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建立标准体系。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2018年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指出要在基础通用领域、整车领域、关键系统部件领域和充电基础设施领域开展重点标准研究,将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和行业需求,组织开展《中国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路线图》修订,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子体系的建立,有序、协调、科学地推进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使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优化完善。

其中,在基础通用领域完成电动汽车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技术审查、报批等工作。在整车领域,完成电动客车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技术审查和报批、燃料电池汽车安全标准审查和报批等工作,推动纯电动汽车、轻型混合动力汽车和重型混合动力汽车能耗测试标准修订。在关键系统部件领域,完成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以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卸要求、包装运输和材料回收标准等方面的审查和报批,开展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燃料电池发动机耐久、燃料电池堆性能等标准预研。在充电基础设施领域开展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现行标准实施效果评估,探索研究大功率传导充电技术方案,推进电动客车接触式充电系统标准制定等工作。
《2018年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还提出,要进一步发挥中国在联合国世界车辆协调论坛电动汽车安全、电动汽车与环境及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法规制定中的主导作用,全面参与ISO/TC22/SC37和IEC/TC69电动汽车国际标准活动,在动力电池及充电等重点领域积极提出中国提案,密切跟踪研究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动态,从而加强国际交流协调,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
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2018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针对建设指南提出的重点项目开展标准预研、立项、制定及发布全周期规划研究;加快推进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标准的制定;积极开展自动驾驶相关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尽快完成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立项及研究工作;协同推进汽车信息安全标准的制定,完成对汽车信息安全通用技术等5项基础通用标准的立项工作以及对安全漏洞与应急响应等4项国家标准项目的预研和立项;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通信需求相关标准预研,启动自动驾驶高精地图需求及道路设施需求研究,并开展国内网联车辆方法论、网联车辆通信时延要求等标准的适用性研究。
此外,《2018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也指出,在标准制定中,中国应加大国际标准参与度,加强国际交流与协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