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长安联手腾讯,强强合作是要做这个事?

收藏
2018-04-14阅读:192 编辑:zhuqingfeng

4月12日,长安汽车与腾讯正式签署智能网联汽车合资合作协议,拟筹备建立合资公司,开展与智能车联网整体方案打造和运营相关的系列业务。

作为汽车行业和科技互联网行业的两大巨头,长安和腾讯的此次合资合作备受关注,而所合作的智能车联网领域也是当下炙手可热的新技术。那么,两者为何要合作?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智能车联网已成为汽车工业的一次革命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普及,智能汽车将成为互联网的重要入口之一。智能汽车将成为一个生态系统的载体,而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交通工具。

汽车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也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汽车做为与大众生活密不可分的必需品,正在加速互联网化和智能化。同时,智能互联也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前提之一。根据最新的数据预测,2020年新车销售中60%将是联网汽车,国内联网汽车总数将突破6000万。

目前以BAT为代表的国内各互联网巨头和主流的汽车生产商,都在布局汽车的智能互联生态,然而,想要发展智能汽车和车联网也绝非易事,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是一方面,还需要跨行业、跨领域进行多方协作,此次长安和腾讯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样本。

腾讯和长安在各自领域具有优势资源

腾讯作为互联网巨头之一,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方面具有强大实力,而这些新技术也将改变汽车出行的方式,助力汽车迈入智能化时代。去年,腾讯发布的腾讯车联“AI in Car”系统,汇集了腾讯体系内安全平台、内容平台、大数据、服务生态和AI能力,为车企提供智能化、场景化、个性化、社交化服务。但在笔者看来,这套“AI in Car”系统相对还是比较粗浅,互联的成分更多,智能化成分还需提升。

长安汽车在智能化领域已经走在了前列,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017-2018年评价结果中,长安汽车以96.4分位列全国第三、行业第一,研发实力连续5届10年位居中国汽车行业第一。当前,长安已掌握智能互联、智能交互、智能驾驶三大类100余项智能化技术,特别是结构化道路L3级自动驾驶技术、APA6.0自动泊车技术正在进行实车性技术验证,这些技术是目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最领先的智能化技术。

长安旗下的in Call智能互联系统已经装备在旗下多款车型中,功能也在不断迭代升级;早在2016年4月长安睿骋无人驾驶汽车就实现了重庆到北京2000公里国内首个超长无人驾驶测试,引发全球关注; 2017年11月长安汽车获得了美国加州路测无人驾驶汽车测试牌照;2017年APA6.0(远程全自动泊车)搭载CS55成功完成国内首次测试;今年3月份,自动驾驶核心技术IACC(集成式自适应巡航系统——合适工况下,可实现单车道内自动驾驶)搭载CS55率先进行量产测试;即将到来的北京车展,长安新CS75上将搭载长安汽车另一项自动驾驶核心技术APA4.0(代客泊车系统——可实现驾驶位有人全自动泊车,近程遥控泊进泊出)将量产上市。由此可见长安在汽车智能化方面有着深厚功力。

强强联合将有力提升长安车型智能化水平

从此次合作的细节的来看,双方成立的合资公司将致力于成为具有行业示范效应的新技术、新车联网定义下的全面车联网科技服务商,并整合汽车厂商以及互联网公司的双重优势,共建开放的新一代车联生态。

合资公司将重点开展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基于双方的技术优势,开展包括驾驶行为大数据模型、车辆故障预警模型等大数据应用服务,以及与行车有关的各种人工智能算法。

从双方的合作内容可以看出,该合资公司的研究起点很高,并不是简单的开展移动互联研究,更多是为了将来的自动驾驶进行技术储备。合资公司所研发的车联网产品,不仅搭载到长安汽车车型上,其他车企也可以购买或定制,并且未来有可能允许其他资本加入。

在笔者看来,长安和腾讯都有极强的技术实力,而且双方在汽车智能化方面的技术具有互补性,强强联手之下将大大提升长安旗下车型的竞争力。而在腾讯的助力之下,将使得长安汽车在智能网联方面保持领先优势,也将使长安车型的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并领先同级,给消费者带来革命性的用车体验。据悉,搭载由双方共同开发的智能网联系统的长安新车将在今年内上市,非常值得期待。

.....
0评 我来评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