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失控奔驰车”事件有了新进展,2018年5月26日,也就是4月27日官方开始对涉事车辆进行检测后的一个月,司法鉴定意见书认定:车辆制动系统工作正常,无故障,巡航系统工作正常,无故障,综合认定2018年3月14日车辆在连霍高速相关路段行驶过程中不存在失控情况。
事件经过
2018年3月14日晚上,车主薛先生开着刚买一个多月的奔驰车从河南去四川出差,没想到在高速公路上启动奔驰车的定速巡航后,发现刹车失灵,定速巡航的功能解除不了,在尝试了多种措施之后,他选择了报警求助,而接到求助电话的高速交警安排薛先生快速通过了收费站。
据薛先生描述,他以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跑了一个多小时,奔驰方面提示车主通过断电、熄火、使用电子手刹等方式对车辆进行制动,但没有任何效果。最终通过奔驰的服务后台操作,开关车门才解除定速巡航,并将事故车辆停了下来。
我们仔细研究不难发现,从车主的描述中已经暴露出了一些疑点。
疑点1:后台能远程控制停车?
北京奔驰对这种说法表示否认:“目前并不具备在后台对车辆进行干预的技术,车辆本身具备多重安全保障,能够确保驾驶者在极端情况下依然可以进行刹车操作”。
疑点2:以120km/h的速度在高速上跑了一个多小时?
中国高速公路的路况想必大家都知道,就算在夜晚,以这样的高速度行驶一小时,且都没有遇上几车并行的情况真的很难。如果路上车少,以120km/h的速度开几分钟甚至十几公里都比较现实,但上百公里就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
疑点3:120km/h的速度通过开关车门可以降低车速?
在120km/h的速度下,如果把车门打开一个比较大的角度,阻力必然会相当大,甚至会直接把门顶回来,车主右手操作时速达到120km/h的车,左手打开车门,用开门的方式降速,这一点显然不合常理。最新的意见书也认定,车辆行驶速度高于2公里每小时时,无论驾驶员是否打开驾驶员侧车门,车辆均无法实现减速停车。
疑点4:车辆储存器数据发现端倪
鉴定方在该事故车辆的存储器记录数据中发现了一条关于“定速巡航控制关闭”的记录数据,数据显示,车辆在出厂后仅出现过一次“定速巡航控制关闭”,车主自称又是自己是第一次使用这辆车的定速巡航功能,出现上述记录的车辆总行驶里程为3008公里,而鉴定时,车辆总行驶里程3551公里。
事故发生后,车主又从华阴收费站行驶大约800余公里到达成都,也就是说,出现“定速巡航控制关闭”的记录数据,是发生在失控事件后,在从华阴收费站到成都的路上,以此来看,车主在明知道车辆存在故障的情况下还继续行驶了几百公里,实在是“勇气可嘉”。
如果车主撒谎被坐实或将面临严重后果
实际上,车主的行为已经对奔驰公司商业信誉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果影响程度严重还可能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未达到追究刑责标准,车主也应承担相应的损失赔偿责任。
根据刑法规定,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信誉(声誉)、给他人的权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刑法规定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