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外媒报道,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所提供的各类服务均与汽车关联密切,而基于使用的汽车保险业务则能追踪驾驶员的驾驶操控习惯,上述服务使得汽车逐渐成为该类服务的电子商务中枢。此外,相较于对车辆驾驶性能的要求,车主更看重驾驶体验的感知度。为此,车企需要利用车载互联服务实现车辆的个性化配置,这就需要车企参与打造汽车互联生态系统了。
打造汽车互联生态系统(Automotive Connectivity Ecosystem)的必要性
首先,为何需要打造车辆的互联生态体系呢?随着互联车辆及移动出行服务的兴起,生态系统已进一步拓展,将技术、服务、基础设施提供方及智能城市等各方囊括其中。
在数字化时代,全球互联程度不断提升,使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汽车行业也经历着相同的转变。各大车企正与技术及服务提供方构建战略合作,旨在使车辆成为一款互联系统。
在不远的将来,互联性将不再仅限于车辆与云端的网络连接,车间通信(V2V)及车辆与基础设施通信(V2I)的运用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随着车载软件及数据量的持续增长,业内正在研发创新型软件及数据管理方案。为帮助车企规避沉重的财务负担,避免为车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业内采取空中下载(OTA)服务实现软件升级包在车辆与云端间的传输,无需将车辆驶入经销商处由其代为执行软件升级过程。
这意味着,随着OTA技术的面世,车辆将在其使用过程中,持续升级最新版的车载软件,从而获得新功能,这其中就包括:愈发关键的安全模块升级。除车载软件升级及数据管理方面的技术变革外,OTA技术还将成为完全自动驾驶车辆的基础(技术)。
随着方向盘的消失,车辆架构及设计将发生重大转变,各车企还采用了其它的技术研发成果,如:引入人工智能(AI)、新交通模式。此外,还对用户体验进行了强化。
汽车互联生态系统的构建模块(Building Blocks)
汽车互联生态系统由互联车辆所采集的数据来驱动,并基于这类数据执行相关操作。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对互联车辆的互联生态体系作了如下定义:
汽车互联生态系统大体可被归为两个大类:1、数据源(Data Sources);2、服务与平台。
数据源:收据是由车辆(含:车辆的精准定位、车辆的健康状况及气候条件)及外部基础设施(含:交通状况、道路状况、天气条件等)所提供。这类数据源将被连接到“服务与平台”,这需要通4G等蜂窝式网络的技术支持,未来或将采用5G通信网络来实现。
服务与平台:该组件的核心在于互联平台(Connectivity Platform),由应用层和数据层构成,所有源自于数据源的数据都将积贮(accumulated)到数据层。凭借尖端的运算技术,只有必需的数据才会被传输到该层级中。
应用层将被用作第三方接口(interface),车企本身将利用这类数据创建增至服务与应用。在许多用例中,还用到了人工智能及区块链等其他先进技术。数据层的管控及维护由车企的后台系统负责,有时则会外包给第三方机构。
车企应如何参与构建汽车互联生态系统?
此前,车企只关注车辆本身,即:车辆设计、周边设备与传感器、控制单元及用户界面。随着互联需求的不断提升,车企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消费者身上,为车辆提供多项功能,提升操控效率并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从而击败竞争对手。
车企务必要管控好车辆到平台、平台到某个应用的数据流,这就需要有可靠的通信系统,确保数据传输时的网络安全性(数据隐私安全)。为此,车企需要适用的基础设施的辅助,包括:可为其新服务及应用提供支持的云端平台。
对汽车行业而言,互联性可创造新的收入机会,然而,“如何高效地执行”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复杂任务,需要深度解读用户的需求并乐于以新伙伴方采取新方式开展相关合作。
未来,车企还需要成为软件公司。例如,车企需要采用新方式向用户收取服务费,比如:采用按月订阅(monthly subscriptions)或由用户基于服务来付费(service-based payments)。对汽车业而言,许多新功能不太可能在通过内部研发的方式获得。因此,研发难度较大,或成本较高。
在建立伙伴方网络后,车企可快速获取所需的资源,可大幅缩短产品上市时间、降低风险及陈本,同时还能确保其品质,并提升企业的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