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4月起SUV销量增幅领先轿车64个月的纪录终于被打破,在此后的几个月中也一直保持着这种态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SUV产销分别为69.83万辆和63.27万辆,环比下降12.07%和14.22%,产量同比增长持平,销量下降8.24%。而排名前十位的SUV生产企业与上月相比,除了上汽大众和广汽乘用车销量呈较快增长外,其他企业均有所下降。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曾经炙手可热的SUV市场份额一度被蚕食呢?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消费者购车愈发务实和理性,人们对于SUV的执念逐渐在消失,轿车或许在未来汽车市场重回主流。单从数据上来看,这样的观点的确有些道理,但似乎过于简单粗暴了,笔者认为,SUV退热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市场趋于饱和 触及天花板
SUV自2010年就开始进去高速增长期,并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以飞快的速度增长,更在去年突破了千万辆。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其它国家的汽车市场,在乘用车领域,SUV、轿车的占比基本为40%和50%左右,而目前中国市场的SUV占比已经达到40%,因此增速放缓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

特别是紧凑级SUV这一细分市场,由于紧凑级SUV空间、动力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自诞生以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2017年达到了历史最高点,突破27.4%的市场份额。飞速的发展导致竞争日趋白热化,有些车企或许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阵亡”。
质量参差不齐 同质化严重
SUV成为爆点后,国内SUV市场呈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车企都希望在这一领域分一杯羹,同时依靠SUV起家的企业也不在少数,但其中不乏浑水摸鱼者。有些车型虽然外观上像模像样,各项参数似乎也很吸引人,但实际使用起来会发现小毛病不断,大问题也有,设计不用心只卖个壳子,消费者当然不会买账。

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产品的各方面要求也在逐渐提升,颜值、性能、空间等缺一不可,而SUV扎堆出现就导致了产品同质化严重,看起来似乎千篇一律。如果不能抓住消费升级的核心需求,想在竞争激烈的SUV市场站稳脚跟是不可能的,当然,相对于市场饱和,质量和同质化问题并不是主导因素。
ams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