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如何去评价一款乘用车时代的皮卡产品

收藏
2018-10-28阅读:286 编辑:zhuqingfeng

市场上恐怕还没有哪一类车型可以像皮卡这样,在产品力定义的初期就要求做到面面俱到。而皮卡的魅力也就在于此,这种面面俱到的产品特性使得其具备了难得的平台化属性,值得注意的是,在皮卡上出现的这种平台化特性又是一种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进行衍生和拓展的属性。

皮卡平台化的拓展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又成为了用户彰显个性的平台基体。而根据地域的不同,这些皮卡文化又被进一步的细化,成为了当地汽车文化的一部分。于是,皮卡文化在北美、澳洲、东南亚等市场上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市场对于皮卡的属性判断是片面且缺乏认知的—— 我们曾经单纯的把它纳入到货车的范畴内进行管理。这也使得皮卡的发展被牢牢的限制在了行业用户的领域,继而丢失了其作为家庭用车可以呈现出其乘用车的那一部分性能。而这种单纯的对于商用车属性的认知,也使得我们更多的去关注了皮卡产品的低成本高效率的使用特性。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皮卡解禁试点的开展以及整个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升级,可以看到,新一代的皮卡开始了完善其乘用车特性的过程。在乘用车的开发理念作用下,新一代的皮卡也在尝试性形成个性化的风格构成,以传统皮卡为基础,在加入美式风格的同时,又保留了一部分东南亚皮卡的尺寸属性。继而形成了一种相对特殊的新一代皮卡造型趋势 —— 整车姿态强调俊朗,细节注重大气。

具体来讲,这种独特的造型趋势体现在了驾驶室空间的加大、货箱型面的整体感提升、驾驶室与货箱区隔的弱化以及车身三维尺寸的提升等几个方面。外饰的附件也开始成为新一代皮卡所着重关注的细节。总而言之,新一代的皮卡在造型上,开始把多功能的形象通过俊朗的感官体验呈现出来。

从细节的角度来看,新一代的皮卡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注重质感。这其中包括了内饰、外观的感官质感,也包括了驾驶起来的动态质感。更加便利的操控以及在行驶质感方面的升级,都朝向轿车或者是SUV的方向发展。可以这样讲,国内市场上的新一代皮卡,正在快速的补齐乘用车属性的那一部分。

也正是因为此,我们对皮卡有了新的评价标准 —— 以多功能为前提,从乘用车的角度出发来对它进行考量,强调舒适性、质感以及驾控体验。

今年9月20日,全新的锐骐6正式下线。作为日产纳瓦拉平台架构下诞生的车型,锐骐6承载着郑州日产的期待。在下线仪式过后,我们短暂的对锐骐6进行了小范围的体验。而体验的前提,就是基于乘用车的判断标准进行的。

不得不说,日产纳瓦拉的平台架构是近年来市场上难得的优秀皮卡平台之一,更高的平台刚性使得其能够提供给车辆的性能拓展空间明显要更大。在整车性能评价的众多指标中,车身以及平台刚性是构成这些性能指标的唯一前提,这其中就包括了舒适性、操控性以及通过性这三个在其他取向上完全相反的性能。所以也难怪,在纳瓦拉的平台上就可以诞生高端化的奔驰X-Class,以及锐骐6。

可以这样讲,纳瓦拉平台的基础是锐骐6得以朝乘用车化发展的前提。锐骐6保留了其高横向刚度的特性,抗侧倾的性能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较高的平台刚度下,车辆的行驶质感也明显要好了不少。虽然我们不会去强求一辆皮卡要有轿车般的操控,但是在高级别的车身刚性下,锐骐6竟然也有了一种相对不错的车尾跟随性。而在相对极限的工况下,车身能够赋予驾驶者的信心也明显增强不少。还有NVH性能也明显有了改善,而这一系列的感觉让锐骐6的行驶质感和驾驶一辆硬派的SUV,其实已经没有太大的差别了。

从造型的角度上来看,锐骐6显得非常俊朗,货箱与驾驶室的整体感通过一致的型面变化过渡而来,在非承载式车身的架构下,车身变得非常的高挑。再加上车顶行李架以及货箱龙门架对上装线条的改变,作为一辆中型皮卡,锐骐6的形体呈现出了典型的日系皮卡轻盈风格。而在细节的呈现上,冠军腰带式的前脸设计,大面积镀铬亮条的运用,明显提升了车头的视觉形象效果。再加上小倒角的型面特征,使得锐骐6的前脸造型提升了更多的层次感,在一定程度上,这已经有了美式皮卡的细节设计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生产工艺的进步,锐骐6车身表面的间隙段差控制相比于曾经的工具型皮卡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已经完全是乘用车的标准,这其中也包括了最容易被忽视的货箱。而漆面也拥有了完全乘用车的光泽度以及饱和度,在阳光的照射下,把车身型面的变化提炼了出来。

这就是前面所讲到的外饰感官品质朝着乘用车方向的提升。而更令人意外的是车内的变化。内饰的纹理已经进行了消光处理,避免了以往工具型皮卡上反射阳光所折射出来的那种低廉的光泽感;全车后排座椅也更加宽大,内部的填充物对于驾驶者以及乘客的包裹性也更好。尤其是后排座椅乘坐姿态以及乘坐空间的变化,改变了以往皮卡给人后排不舒适的传统认知。这一点,已经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了。

以乘用车的评价标准来看这辆锐骐6,已经很难再挑出明显的短板。那么,以商用车的传统标准来看呢?

作为商用车的部分,皮卡的低成本运行方式是唯一需要考虑的,细化来讲就是耐用性以及与乘用车市场略有交叉的多功能性。在上市之前,搭载了2.5T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的锐骐6就率先完成了1600公里的丝绸之路长距离越野拉力赛保障工作,这倒是也非常符合郑州日产的传统——它是第一个参加达喀尔拉力赛的中国汽车企业,也是第一个将达喀尔赛车文化带入到中国的汽车企业。通过赛事检验产品品质,从2004年开始就成为了郑州日产的常态。而在过去的25年时间里,郑州日产的产品也在业界留下了可靠的口碑。

写在最后:

锐骐6是纳瓦拉平台架构下的车型,也是这一架构的入门车型。作为先行者,锐骐6的设计中加入了更多针对中国市场需求进行的升级,迎合了眼下国内皮卡市场的乘用化发展趋势。作为一个中国皮卡市场发展的典型范例,锐骐6还是够格的。


.....
0评 我来评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