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8日,由财新传媒主办的“第9届财新峰会·全球共探路”在京举行。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郑刚受邀出席本次峰会,并参与“能源结构变革”话题的讨论。
“已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获得成果的行业先行者,更容易受到双积分政策的冲击,政策需要进一步细化以鼓励这些车企。”郑刚表示。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双积分政策成为代替补贴的激励措施。该政策原本计划在2018年并行管理考核,后经调整,新能源积分推迟至2019年开始考核。
郑刚称,双积分政策的设计初衷非常正确,已不需要更多的补贴政策来刺激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虽然双积分鼓励车企增加新能源汽车投资和研发成本,但北汽新能源是一家独立运营的新能源车企,缺乏传统燃油车业务作支撑,其作为“先行者”感到巨大压力。
压力来源于积分交易价格过低,车企实际上参与转型的动力逊于补贴时代。郑刚表示,今年积分市场供大于求现象严重,“我们是中国碳积分最多的企业之一,但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分也没卖出去。”
郑刚指出,双积分政策需要设计两种不同的详细规则来分别支持新入局者和先行者,让积分政策真正实现替代财政补贴的作用。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能源结构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郑刚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中国汽车产销量全球最多。与此同时,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速在今年1至10月达到98%,而国内整体汽车市场在1至10月累计下滑0.06%。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将为中国能源结构转型提供契机。

但产能过剩将成为限制市场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目前新能源汽车销售主要集中于几大限牌城市,郑刚表示,目前限购城市的市场容量仅为170万辆,远远小于全国的新能源汽车总产能。但由于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电动汽车在智能化和网联化上具备竞争优势。他预计,新能源汽车未来在不限牌城市的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新能源汽车的一大出路,在出行服务领域。郑刚称,这并非单纯是去产能行为。整车企业进入出行服务领域更有利于掌握用户体验带来的大数据价值,从而有利于及时改进产品,更加贴近用户需求。“大多数出行公司目前还不挣钱,但当全行业挣钱的时候,新进入的玩家就失去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