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新能源补贴开启倒计时,比亚迪商用车将迎来新机遇

收藏
2019-04-06阅读:327 编辑:竹清风

3月26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自去年年底就引来社会广泛关注的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方案终于出台。

QQ截图20190406114754.jpg

新补贴方案规定,2019年补贴标准在2018年基础上退坡超50%,在提高技术要求的同时取消地补。该方案从2019年3月26日起实施,2019年3月26日至2019年6月25日为过渡期。

新能源行业震荡加剧

新能源补贴原为实现国家新能源产业弯道超车、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而设。近年来,新能源骗补事件频发,PPT造车、借车融资等现象一度造成市场混乱。监管部门开始重新审视政策,对补贴标准做出调整。

2016年,国家开始逐步释放新能源车补贴退坡信号。随着新能源车补贴逐年退坡,新能源车企的政策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此次补贴退坡,将为2019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一次“优胜劣汰”的大洗牌。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针没有改变。过渡期后购置补贴将用于支持充电(加氢)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等方面的建设。

QQ截图20190406114808.jpg

目前,部分新能源车企产品价格上涨,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这将催化车型分化加剧,占据技术、资本等优势的龙头车企才能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比亚迪(55.1900.801.47%)打出“技术+市场”组合拳

2018年,比亚迪营业总收入达1300亿,同比增长22.79%,其中净利润27.80亿元。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增长近一倍,达247811辆,连续四年夺得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2019年第一季度,比亚迪净利润预计达到7-9亿元,将同比增长583.39%-778.65%。

当前,比亚迪的电动化解决方案已实现了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筑物流、城市环卫以及仓储、港口、机场、矿山等11个领域的全市场覆盖。

核心技术 降本增效

比亚迪是全球唯一一家掌握电池、电机、电控等全产业链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企业,产业链覆盖造车上下游,其新能源产品拥有更大的空间来摊薄研发和生产成本。

比亚迪电池事业群负责人何龙表示,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在短期内固然会对行业造成一定冲击,比亚迪也针对补贴退坡制定了应对措施。

动力电池一般占据整车成本30%-50%,比亚迪凭借长期的动力电池生产经验及持续的高研发投入维持技术领先,通过提升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把控原材料价格、采用智能自动化生产、磷酸铁锂电池的丰富技术储备,大幅降低了动力电池成本。

随着2018年的电池全产业链布局的完善,以及新投产工厂采取智能自动化生产,2020年比亚迪动力池产能预计可达65GWh。

此外,比亚迪还是中国第一家实现车规级IGBT大规模量产、也是唯一一家拥有IGBT完整产业链的车企,也可有效降低补贴退坡的冲击。

除了领先技术加持,比亚迪还基于总部企业优势,提出了多种充电配套解决方案,如安装快速固定充电桩,推广智能一体化移动充电站等,为客户提供从金融模式、充电站建设、售后服务等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

聚焦市场 布局全球

为缓解环境污染压力,响应国家发展新能源号召,2010年,比亚迪创造性地提出城市公共交通电动化解决方案。

2018年5月,比亚迪纯电动泥头车获全球首批500辆订单并投入试运营。

QQ截图20190406114829.jpg

2019年1月,比亚迪全球第50000台纯电动客车下线。从1到50000,比亚迪不断寻求突破,抓住新能源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如今,定位于“新能源引领者”的比亚迪已将新能源产品卖到了全球六大洲,不仅将“城市公交电动化解决方案”推至全球,并利用已有的技术储备积极布局城市建筑物流、城市配送、环卫、港口等各应用领域,大力推进客车、卡车及专用车电动化进程。

电动化是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继续执行新能源汽车购置优惠政策。

在补贴退坡、取消地补的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更加凸显“强者生存”。随着城市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深耕新能源多年的比亚迪竞争实力只会愈发强劲。

.....
0评 我来评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