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一直都是热门行业,深受资本市场的青睐,销量也是节节攀升,然而,这一势头似乎已经后劲不足了。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4月我国汽车产销数据。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是10.2万辆和9.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5.0%和18.1%,而4月销量环比则出现了-14.8%的负增长。为何新能源汽车会出现增长乏力的现象呢?

首先,还是产品安全性的原因,前段时间,特斯拉自燃事件,蔚来ES8自燃事件接连发生,这无疑加重了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安全隐患的担忧,本身就对纯电动汽车没有很强购买意愿的消费者,肯定又会继续观望等待了,或者转而购买插电混动车型。很多消费者甚至就放弃了购买纯电动汽车的想法,毕竟电池的安全性是最重要的,自燃不仅让自己的车辆受到损失,还有可能像上海特斯拉自燃时间那样,把停在旁边的车也给烧了,那样的话损失就非常惨重了。其次是政策的影响,当下消费者之所以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有补贴、不限行、摇号中签率高甚至不用摇号。也就是说,这些人在出行方面遭遇了一些困扰,而新能源汽车似乎成为了他们仅有的出路。而现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力度已经在退坡,从这一点上来说,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在减弱。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销量优势是新能源绿牌,为了绿牌想买新能源车型的这部分用户群体在慢慢萎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新能源汽车销量放缓。此外,几年前最早一批新能源汽车如今已是问题频发:续航里程急速下滑、换电池成本太高、卖出去残值很低,许多人发现新能源汽车并不像当初宣传的那么好。
无数的案例告诉我们,政策捆绑的市场是不会健康的,就好像今年燃油车市场遇冷和前两年购置税降低透支需求有很大的关系。而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则是需求趋向真实化,当没有特定福利的时候,消费者真正想购买的新能源产品将会是一些高品质的好车。如果剥离限行、限号,补贴政策之后,人们还乐于买新能源汽车,那时才是新能源汽车真正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