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原创恒大、富力忙入局,宁波地产首富拿下变速箱世界级公司后却走向灭亡?

收藏
2019-07-22阅读:302 编辑:郭敏

这几天,富力牵手已经全线停产的华泰汽车再度刷屏。除了广州的富力,华夏幸福入主哪吒汽车;向来高举高打的恒大地产加码天津工厂,不惜斥百亿把从电池行业到整车甚至销售公司都买了个遍。

问题来了,新能源汽车会成为地产商转型的救命稻草吗?回想万科王石所言,我国房地产市场已进入白银时代,过去的高歌猛进怕是很难持续上演。但资本市场不相信情怀,没有高利润和高增长,房地产商的故事就无法再继续,因此各厂商把目光都放在了新能源上。 

对于宁波首富熊续强来说,汽车行业无法承载起自己从房地产转型的梦想。2018年,熊续强以295亿元人民币的身价登上大陆百富榜第95名。彼时的他,挥斥方遒。此前,他一手创办的银亿股份接连并购美国ARC、日本艾礼富和比利时邦奇三家国外汽车零配件制造商。

特别是比利时邦奇集团,作为欧洲为数不多的独立自动变速箱生产商,不仅在比利时拥有大量业务,与欧洲主流车企开展合作,在国内也接连在南京及宁波设厂,意图复刻东安三菱的零配件业务的神话。 

有人说,南美的一只蝴蝶煽动下翅膀,北美洲可能就会面临飓风的袭击。一件小事往往引发了一座帝国的崩溃。很多人好奇,2018年熊续强还有着如此高的身价,怎么2019年银亿帝国迅速崩溃直接破产重整呢?

事情得从去年12月的一笔债券说起。2018年12月,面额3亿元的“15银亿01”债券违约。起初人们以为是上海清算所的交割出现了延迟导致兑付失败,但后来却澄清是银亿确实没能还上。到了今年4月,银亿股份原本预计盈利的业绩突然“大变脸”,净亏损5.73亿元。

随后,银亿股份独立审计师出具了保留意见的报告并辞职,随后又因当初120亿元并购带来的债务到期,银亿很快陷入流动性危机。在与银行及地方政府协商无果的情况下。6月13日,银亿宣布破产重整。“老板不在,最近很忙,都在跟政府、银行谈事情”一位银亿中层6月19日向界面记者杨冰柯表示。《宁波银亿最后的求生》中该记者写道,“当日走访宁波外滩大厦的银亿总部时,虽然银亿已经破产重整,但公司并未裁员。公司表示也不会跑路”。 

造成银亿如今局面的不是地产商惯用的高杠杆、高周转经营模式,反而是其想要进军的高端制造项目。2016年,银亿股份营收在80.57亿,总资产约251.88亿,但为了并购上述三家公司,熊续强压上了公司所有。

据今年一季报显示,银亿前十大股东(含一致行动人)中,宁波圣洲投资、银亿控股、熊基凯(熊续强之子)合计持有银亿股份71.87%,为了确保融资,在2016年间先后质押8.9亿股公司股份,合计质押率高达98%。

除了质押股份外,主营房地产业务的银亿放慢了拿地速度。2017年,在全国地产行业迎来井喷之际,银亿在拿地上只花了不到15亿,获得了宁波南门、湖州安吉几幅地块。2018年更是一块土地都没有拿,这也直接导致了曾经发家的房地产部门出现业绩大倒退。2017年,在恒大赶超万科,融创拼命全国拿地做大市值时,银亿几乎已经在地产行业没了存在感。 

曾经连续15年上榜的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在2017年戛然而止。但熊续强寄予厚望的变速箱业务却并没有带来业绩上的“补血”。2018年,汽车零部件营收同比下滑36.54%,实现营收51.23亿,甚至远超早已不太上心的房地产业务的下滑21%。

令人唏嘘的是,目前银亿集团作为被告的小额诉讼案件共计10笔,涉及金额4040万元。而这笔款项,供应商甚至都需要通过诉讼解决,可想而知银亿目前资金链吃紧状况何等严重。

目前,银亿股份价格仅剩1.71元(000981.SZ),在银亿的官网上,熊续强曾万丈豪言。“银亿成立以来,经历了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也经历了2004年、2005年的楼市调控(当年孙宏斌的顺驰破产,名震一时),经历了2011-2015年长达五年的宁波楼市低迷,银亿都挺过了,但如今因跨界汽车零部件,银亿当初120亿的负债收购如今是将自己拖向了深渊。你们猜,同样陷入债务危机的华夏幸福,王文学的转型之路会不会避开银亿的坑呢?

(作者:宁浩)

.....
0评 我来评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