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CES(国际电子消费品展)、MWC(世界移动通讯大会),汽车互联业界日前迎来第三个全球性年度盛会——2016日内瓦车展。对于这个有着“国际汽车潮流风向标”之称的展会,车联行业人士的期待度可能反而不及CES和MWC。在这两个之前举办的展会上,汽车制造商算不上惟一且绝对的主角,相反它们需要围绕“智能网联”这个核心,写“命题作文”,以期获得喧宾夺主的效果。那么日内瓦车展上,已经发过力的它们在汽车互联这个细分领域还能表现出新意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或许过分忧虑和担心了。当汽车企业做回“主人翁”,它们表现出更务实、更自信的一面,尤其是那些没有参加 CES 和 MWC 的公司,也有了展示其汽车互联发展情况的机会。
■汽车的APP时代来了
无论是在苹果还是安卓APP商店,应用程序的爆发式增长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国外调研机构的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APP产业营收为411亿美元,2016年这个数字将达510亿美元,而到2020年,全球APP下载量有望超过2840亿次。毫无疑问,由车企主导的汽车应用类APP将成为推波助澜的一支重要力量。这种趋势在2016 日内瓦车展上得以显现。 沃尔沃方面宣布,其可实现远程操控汽车部分功能的On Call智能手机APP获得了实质性的升级更新:在能与苹果手表及其他采用安卓系统的可穿戴设备互联基础上,增加了微软Band 2(一款智能手环)这一兼容硬件,方便使用Windows 10系统智能手机的用户,实现声控功能。此外,On Call的新功能还包括日程表整合,可根据要求针对用户指定的目的地进行导航。该手机APP更新可应用于沃尔沃旗下多达10款车型。
在斯柯达展示的量产车型上,SmartGate(该公司推出的汽车互联系统,是车机与手机互联解决方案)APPs也获得普及,产品包括Fabia(晶锐)、Octavia (明锐)、Rapid(昕锐)、Rapid 掀背车、Yeti(野帝)及新款Su-perb(速派)。这是斯柯达去年下半年新推出的智能网联产品,此次在日内瓦车展得到了集中展示。比如,作为SmartGate APPs 其中之一,G-Meter APP将搜集到的车辆加速、车速、发动机转速、制动、变速换挡、油门踏板压力等信息在手机上显示,并在超过标定值的情况下向驾驶员发出警报。
此外,汽车制造商也更加广泛和开放地将合作伙伴的应用程序整合在车机上。还以沃尔沃为例,该公司方面称,2016款全系车型配装的Sensus车载智能交互系统将增加多款新的APP,包括 Sportify、Park and Pay 等。Sportify是颇受欢迎的一款音乐流媒体应用,其入驻沃尔沃Sensus后将为车内乘员提供海量在线音乐和熟悉的使用界面,提升用户体验。而有了 Park and Pay,沃尔沃用户则可以方便地找到停车地点并随时支付。
从本届日内瓦车展来看,无论是走内置车机路线还是采取手机映射的方式,汽车制造商都清楚地知道,自己逃避不开“智能手机正改变世界”的现实,其潜台词也变得很直白:汽车APP时代已揭开序幕。
■智能网联的普及之路
与CES在汽车互联技术上更具前瞻性不同,本届日内瓦车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汽车制造商更务实的一面——只有将智能网联应用在量产车上并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这条变革之路才能走得更稳也更顺畅。
此次,现代汽车发布全新Ioniq全系产品,包括混合动力、纯电动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除了走最前沿的零排放和低排放之路,这家韩国汽车制造商同样将最新的智能网联技术应用在新产品上。据介绍,上述车型配装7英寸液晶仪表盘,可显示全部关键的驾驶员信息; 此外,还兼容Android Auto及苹果CarPlay 系统,更提供TomTom实时地图及智能手机无线充电服务。
现代汽车欧洲公司营销副总裁 Jochen Sengpeihl 表示:“Ioniq车型的推出是现代品牌在欧洲发展的重要一步,我们在不牺牲设计、驾驶愉悦感和互联功能的同时,带来了新的移动性。”
同样走务实路线的还有欧宝。该公司在车展上推出的新款SUV Mokka X将可以应用安吉星(OnStar)的所有服务,而其中两个版本车型还会首次采用新一代IntelliLink信息娱乐系统。该系统通过苹果CarPlay和Android Auto将手机使用体验带到了车内。
另据介绍,欧宝Mokka X 还具有新的功能:无钥匙上锁/解锁车门及启动发动机。车主只要将钥匙放在口袋或背包中,按下任意车门把手上的小按钮就可以打开或锁上车门。该款新车今年下半年将率先登陆欧洲市场。
■移动办公不是梦
曾有人开玩笑说,人类的发明就是让自身变得越来越懒,有了汽车也不用走路了。但换一个角度看,技术进步赋予我们更大的自由度,可以节省时间干很多更有意义的事情。事实上,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脑洞大开”的汽车制造商为我们描绘了更加美妙的“车轮时光”。
在本届日内瓦车展上,标致全球首发Traveller i-Lab VIP 3.0概念车。该款MPV的亮点之一就在于“高度互联”。打开后排的电动滑动式车门,映入眼帘的首先是32英寸的液晶“桌子”。据介绍,这块巨型液晶显示平板电脑由标致与三星合作研发,可以拆分成4个显示屏,配合对向布局的座椅,供车内多名乘员使用。由于具备WiFi热点、蓝牙、云端接口、感应充电及虚拟现实耳机等设备,汽车乘员在旅途中实现舒适、方便的办公完全不成问题,非常符合这款概念车的高端商务用车定位。
此外,Traveller i-Lab VIP 3.0还配装全新的3D导航系统、道路标识识别系统、驾驶员监测系统、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和车辆使用情况监控应用等,可实时规划行驶路线,并避免驾驶员因分心造成危险,进一步保证车辆和乘员的安全。
从去年年初奔驰推出F015概念车,到今年年初哈曼发布车载办公方案,再到本届日内瓦车展上标致Traveller i-Lab VIP 3.0概念车的亮相,我们可以想见坐在车上移动办公将变得越来越舒适和便捷,就像是在科幻电影中才能见到的未来场景一样。
■无人驾驶“务虚”谈
由于车企把本届日内瓦车展的重点更多放在量产车上,无人驾驶这个话题似乎少了在2016 CES上的风光。不过,作为大势所趋,同时也体现企业前瞻性和技术实力的载体,“无人驾驶”被完全忽略也不可能,只不过车企在日内瓦车展上走的是“务虚”路线。
这一次成功抢镜的是大众汽车集团。与去年法兰克福车展的论调保持一致,该集团领导反复强调的仍是“数字化”这个提法。大众集团CEO穆勒公开表示,其2025年战略已在规划之中,计划于2016年年中正式公布,电动车和数字化会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据他透露,该集团将在德国波斯坦、美国加州和中国成立三个未来中心,设计师和数字化专家们会携手工作,目标是实现大众集团汽车在客户体验界面设计、操控逻辑以及娱乐系统,成为同级别最佳的车型。穆勒称:“大众集团董事会已决定在自动驾驶方面发起攻势,大力促进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有意思是,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在接受中国媒体记者采访时还谈到,在开展合作的同时也需要防止谷歌、百度这样的科技及互联网公司在无人驾驶研发上“一家独大”,尤其是应避免在导航地图上出现“通吃”现象。他称:“未来大众汽车一定会在中国展开车联网、自动驾驶技术开发和测试,不过因为中国路况复杂,自动驾驶在技术开发上还存在难度。”
最有可能帮助大众实现突破是旗下奥迪品牌。大众集团方面曾表示,从2018 年开始,奥迪将为部分车型提供自动驾驶功能(Piloted Driving),而该品牌2016 款A4 和Q7 车型上将具备部分自动驾驶功能,其中包括自适应巡航控制和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等。
在2016日内瓦车展上,无人驾驶只是少部分人的“务虚”话题,多少也反映出汽车制造商从市场和实际需求出发的心理。“仰望星空”当然重要,但“脚踏实地”才能更接地气。
(作者:庞国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