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关将至,准备购车的人又多了不少,但大家对买车这件事了解多少呢?估计跟很多第一次买车的人一样,害怕买贵了、买到不好的、被忽悠了、提了旧车等等“困扰”,更怕自己耳朵软,销售员这么一说,买了一辆不是自己之前想选的车,价格贵了不说,车型也怎么看都不满意……前人之事后者之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前辈们都有哪些买车技巧?
为什么不忽悠别人,就你被忽悠?

很有可能是你在购车的时候,暴露了自己是新手的身份。比如:在对汽车知识并不是十分了解的情况下,想通过销售员打探打探消息,这种时候反倒掉入他们的陷进,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初次买车可以通过朋友、媒体、网络了解汽车知识,包括汽车行情、汽车外形、性能、配置、售后服务及汽车品牌的口碑等,做好充足的准备,买车才不容易被忽悠。
新车上市眼花缭乱,到底要买哪一辆?

新车千千万,这辆看起来不错,那辆看起来也很棒,到底该怎么选啊?首先,一定要坚守“只选对的,不选贵的”原则。
其次,选择几款符合预算的车型进行考量:空间要多大?汽车空间讲究的是使用频率,并不是越大越好。且油耗和车身自重有直接的比例关系,车身越大,耗油就越多。
发动机性能和技术,虽说,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要好好挑选,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不可能在看一眼的情况下,就判断出发动机性能如何。建议带专业的朋友或者老司机去参考。不过,不要误入单纯追求大动力的误区,经济动力思路在当前形势下值得提倡。
内部装饰,在相同的性能、价格下,内部装饰当然是多多益善的好。但如果需要取舍,也不必过度纠结,现在汽车装饰行业这么发达,购车后再按自己喜好再装饰也是可行的,没必要在买车的时候一步到位。
安全配置,车身整体安全性直接决定着驾乘空间的安全系数,自然是越多越先进越好。
外形,不必刻意追求时尚或与众不同,要看制造工艺是否精良等,不同厂家往往在工艺精度上会有很大区别,从而也带来产品品质的巨大差异。
品牌,不同地域对品牌的认可度不太一样,像南方用户比较认可日系品牌,北方用户比较任何德系品牌等。当然品牌口碑越好,购买也就越放心。按保值率来说,德系二手车保值率为最高。
售后服务,首当其冲肯定是当然是服务质量,买前事事通,买后不联系的销售员也不是没有。最好是看其4S店的网点分布情况,离你最近的站是多远,省内或全国的服务评价和价格,这些都是可以查询到的。
试乘试驾还得注意什么?
经过比较,选出至多三款车型后,亲身体验试驾试乘是最好也是最直接了解产品性能的方法。

试车试什么?
一、舒适度;座椅舒不舒服当然要坐上去才能知道,千万不要静态体验汽车座椅,汽车驾驶过程中不同车型不同状态下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二、空间大小需求因人而异,一辆车够不够用主要看后排和后备箱,如果你经常需要跑一跑长途,还时不时爱给家里捎东西,那就选择后备箱大的,后排也够宽敞的。如果你经常一个人或者两夫妻使用,且大部分时间都在市内行驶,空间大小可根据自身实际需求挑选。
三、噪音;车内噪音大小取决于很多因素,也不光是车辆本身,不同路面的噪音大小也不一样。60-120迈时速下是产生噪音的必要条件之一,这时选择保持车内安静,关闭空调、音响,体会到噪音大小能否接受,马上就有结果了。要小心,销售员提出在试驾时试听,有可能是为了遮掩车辆本身噪音。
四、动力;一辆车动力好不好,可以模拟一些简单的驾驶环境做比较。比如:静止到起步,缓加油门,车辆反应是否符合预想状态,会不会往前窜,踩油门需不需要很用力。拥堵路段,可以测试跟车过程中车辆的整个动力反馈,是不是顿挫感强烈,刹车是不是偏软,驾驶位和乘客位分别是什么感觉,都可以体验一下。
值得注意的是,销售员在试驾时会放大车辆优点来掩盖产品的缺点。作为客户的你来说,不要因为一些美好的话术就忽略产品缺点,这是非常不好的。而且4S店的试驾路线一般都比较简短,有些甚至只是在汽车城内,应当尽可能争取多种路况体验,才能真正试出那部车辆最为适合自身情况。
最后,不是所有的销售员都存有忽悠新手的心,只是在面对众多选择的时候,一些买车的小技巧是非常值得借鉴,祝愿大家都能用底价买到自己的爱车!
.....